|
成都双向情感障碍心理咨询|成都嘉年华营地陷入虐待丑闻,举报者举证困难,警方立案需进一步研判时间:2024-06-18 12:08 俯瞰成都狂欢营。 陷入虐童举报丑闻的成都嘉年华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下称“嘉年华”)已被摘牌;而举报人也陷入举证困境——如何进一步证明“嘉年华”曾虐待、体罚接受辅导的“问题学生”? 11月27日,举报人谢茂(化名)再次向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报案,并告诉澎湃新闻,警方尚未立案。由于事件发生时间较长,目前还缺乏证据,是否立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位长期从事刑侦工作的老警察告诉澎湃新闻,时间太久了,如果没有当时受伤的病历记录,也没有视频、音频等证据,警方很难下结论。不过,举报人称,他们在这里接受的是完全封闭的“辅导”,不能自由出入,也不准带手机,在体罚学生时,还很注意不留下外伤,他们很难在这方面取证。 谢茂担心,如果不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嘉年华”是不是很快就能换个“马甲”,重操旧业了?北京科德航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德志认为,此类机构所谓的“封闭式”管理,可能鼓励违法行为,应当杜绝。 从“维尔宾”到“嘉年华” 11月23日,《南窗》杂志刊登题为《以救赎的名义,把孩子送入地狱》的报道,揭露《嘉年华》虐童事件,网友纷纷指责《嘉年华》抄袭《豫章书院》。 报道称:在这里,学生管理学生,问题少年迫害问题少年。有学生说,这是一个等级森严、异化的矫正体系:极端体力、体罚、暴力;奉承、举报;“越听话,权力越大”。一些学生以各种方式逃跑:有的喝碘酒自杀,有的用砖头逼迫别人自杀;有的打算去厨房拿菜刀,劫持人质逃跑。但他们造反了,被自己人举报,被打得落花流水。报道还说,吸毒成瘾者也被送到这里。 “嘉年华”门口挂着三块招牌,一块写着“成都市嘉年华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一块写着“成都市应用心理学研究会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一块写着“成都市嘉年华健身服务基地”。然而,工商登记系统和教育登记系统中,均没有“嘉年华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这个机构。 工商信息显示,该公司背后的公司——成都嘉年华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21日,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陈德平仅持股0.9%,另一股东为陈德峰,持股比例达99.1%。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9年7月12日,有人在天涯社区发文称“郫都区嘉年华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招募‘坏学生’折磨学生”。 成都市郫都区教育局11月25日发布消息称,7月15日,郫都区教育局会同区公安局、市场监管局、新民场街道对“嘉年华”活动进行查处。 通知称,该公司持有“成都市嘉年华健身服务有限公司”和“郫都区嘉年华心理咨询服务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休闲健身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不含治疗、医疗咨询)、健身器材销售等。学校发现其存在违规行为,依法向其发出了违法通知书,责令其停止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对全部在校学生予以开除学籍。 据一位在成都从事培训教育工作的业内人士介绍,“嘉年华”10年前叫“蔚滨青少年行为矫正中心”,“蔚滨”的实际负责人是一个叫潘晓阳的人。因为有学员被打伤,被媒体曝光后就关门了,最后改名为“嘉年华”,继续招收学员。 成都嘉年华目前已停业,招牌已被拆除。 “大楼已空”,警方尚未立案 11月24日,澎湃新闻来到成都郊区的“嘉年华”,当地居民说,基地大门永远紧闭,除了卖菜的,村民们几乎跟基地没有任何接触,里面的人也不跟外界有任何交流,只能听见外面学生们操练时喊的口号声。 澎湃新闻注意到,从外面看,“狂欢节”已不见踪影,大门口也不见人影。大门口悬挂的牌子和侧壁上的“救一个孩子就是救一个家庭”的标语均被扯掉,不留痕迹。紧闭的铁门上,挂着一块“关闭”的牌子。 谢茂称,2014年,自己上初中时,沉迷于玩游戏,不再想学习,与父母发生过很多矛盾,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在家玩了几天游戏后和父亲发生了矛盾。他被送到这里,一呆就是几个月,在这里遭受了严重的身心虐待,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根据他提供的诊断,他目前患有“情感”。 他现在正在各处收集证据,鼓励像他一样的受害者举报“嘉年华”,7月16日,他到成都市公安局郫都区分局扫黑办举报,称该组织涉嫌实施软暴力、暴力侵害未成年人等行为。 郫都区公安局7月26日书面回复称,未发现该公司心理咨询存在虐待或违法限制未成年人自由的软暴力、暴力行为。 媒体报道此案后,一名受害者联系到他,并向他提供了新的证据。11月25日,他再次到郫都区派出所报案,称贾年华涉嫌非法拘禁、人身伤害等罪名。他还叫另一名受害者一起向警方报案。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受害者未成年,且没有监护人陪同。这让警方非常尴尬。 他称,自己报案后,警方仍表示无法立案,因为证据仍不足,而且事发时间已过很久,警方仍需要时间调查取证,是否立案还有待确定,这让他感到有些失望。 一位长期从事刑侦工作的老警察告诉澎湃新闻,这种情况,如果当时没有受伤的病历记录,也没有视频、录音等证据,时间跨度这么大,警方的调查难度很大。 谢茂称,该基地为全封闭式“辅导”基地,学员不得自由进出,也不允许携带手机,在对学员实施体罚时,也十分注意不留下外伤,因此很难取得这方面的证据。 律师:“闭门”培训应被取消 北京科德航建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德志认为,这类机构如果以管理需要为名进行所谓的“全封闭”培训,实际上就是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一旦学生受到虐待或伤害,连基本的求助渠道都没有,又怎么能保存证据呢?但证人证言、口供也是一种证据,如果有很多学生反映类似情况,警方可以立案调查。 他说,如果涉事机构存在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行为,首先要向公安机关报案。然后立即进行身体、精神检查,收集证据,积极维权。如果相关检测报告或其他鉴定结论能够证明伤害后果确实存在,且与该机构或人员有关,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寻求赔偿。 同时,对非法办学、非法行医、非法经营、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也要向教育、医疗、工商等部门投诉。 张德志称,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成都嘉年华并不具备办学资质,并非合规的民办学校或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利用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无奈的痛点,以所谓的心理咨询为由招收学生。其实其是在办学与心理咨询之间打着“边缘球”,涉嫌非法办学。此外,从其宣传和运作方式来看,该机构还存在虚假宣传、违法经营等行为。 他认为,很多家长把自己多年没能教育好的孩子送到这样的机构接受教育,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在逃避自己的责任。 一位从事青少年训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多数类似机构离不开三个要素:围墙、军训教官、心理咨询。他表示,满足这几个条件太容易了,如果这样就能教育孩子,为何还有这么多问题少年?其实,这类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大多不懂教育。 四川省社科院教授、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胡光伟也有类似观点。他表示,自己注意到,社会培训机构涉嫌虐待学员的报道时有出现。他认为,这类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老板纯粹是商人。过去一些戒网瘾机构雇佣一些所谓的“军训教官”,就发生过不少事件。教育还是专业人士的事。 他说,如果家长确实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担忧,应该到正规的心理治疗中心检查确认,再决定是否需要到专业机构治疗,这类机构的生存空间应该更小。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