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抑郁心理咨询|15 岁初一女生因原生家庭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班主任如何引导家校共育?时间:2024-09-17 12:07 15岁的一年级女生思思(化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时期身心受到双重创伤,小学五年级开始出现失眠、自残、幻听等症状,进入初中后情况更加严重,出现极度自卑、沟通障碍等症状。作为思思的班主任,我运用系统脱敏法、空椅技术、认知疗法、运动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对思思进行专项心理疏导,并指导家长配合实施家校共育,效果明显。 01 案件背景 思思,女,15岁,瘦弱,失眠、头痛、精神分散、有自残倾向,对校园常规活动等事情不感兴趣,自卑感严重,与人交流时非常紧张。自幼随祖父母在昆明生活,小学二年级后回成都上学。家中还有一个哥哥,自幼随父母生活,家族成员无精神病史。父母在车检站工作,家庭经济条件中等。 02 主要问题 思思从小就和爷爷奶奶在昆明生活。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并不疼思思。因为不受重视,思思很晚才开始上小学。小时候爷爷不是打就是骂,还用针、牙签等尖锐物品扎她,还经常骂她是家里最笨的,这给思思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小学二年级后,思思回到成都和父母一起生活。母亲强势专制,甚至说“你就是我捡来的笨蛋”。母女俩在家里基本不说话,说话就吵架。父亲沉默寡言,思思无法和家人正常交流。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思思生怕做错事,经常选择一个人呆呆地呆着,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 家庭的影响延伸到了校园生活。思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倒数第一。老师找她谈话时,她会变得极度焦虑,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她常常把所有的错误都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课间,思思经常一个人发呆,从来不敢抬头看其他同学。她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 学校对她进行了心理健康预警测试,结合PHQ-9量表测评,结果显示思思患有重度抑郁。学校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引导家长带思思去医院治疗。医生给思思开了药物,缓解了思思抑郁、焦虑、失眠、幻听等症状。 03 案例研究 1. 确定问题类型 思思患上抑郁的主要原因,还是原生家庭的影响。童年时期缺乏亲情关爱、长年遭受虐待和暴力,导致思思极度自卑和自责,缺乏安全感,常常把所有错误都归咎于自己。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就患有失眠、头痛、自残、幻听、幻想症等。思思的潜意识中早已形成了“我是个被捡来的傻子”的错误认知。她在校园里交流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其他同学的一些言行也让她觉得是自己的问题。 2. 成长环境 因为家庭重男轻女的性格,思思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的言语虐待和身体暴力对思思的影响巨大。爷爷的“家里就一个笨蛋”、“你再不乖我就把你扔到河里”这些话一直萦绕在思思的脑海里。再加上各种针扎、打骂,思思不敢有童年,直到九岁才进入小学一年级。思思二年级时回到父母身边,但由于母亲的严厉和父亲的冷漠,她没有得到应有的爱。缺少家庭关爱,进一步加深了思思的自卑感。她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总觉得周围的人在责怪自己,特别敏感脆弱。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她开始出现失眠、疼痛加剧、脖子被掐等症状。 (三)年龄特征 思思今年15岁,比同班同学大两三岁,目前正处于青春期最叛逆的阶段,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非常敏感。当老师批评其他同学时,她会自责犯错,感到深深的愧疚。她总觉得和同学格格不入,和别人交流时,总是低着头,用力捏手指;即便和老师交流时,也极度紧张,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思思的种种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需要对思思进行心理疏导。 04 咨询流程 1. 确定辅导方案并收集信息 作为思思的班主任,我在辅导前对思思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进行了基本了解,结合成都市中小学生心理筛查和PHQ-9抑郁评估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思思患有重度抑郁,有自残倾向。家长在告知了思思家长情况后,及时带思思到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重度抑郁,并开始服药治疗。在正式进行心理辅导前,我与思思家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告知思思在学校的情况,制定辅导计划,指导家长关注学生的抑郁。希望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帮助思思走出抑郁。 2. 营造良好的咨询环境,赢得信任 作为班主任,思思入学后不久,我对她就更加关注了。她经常坐在座位上发呆,或者不停地写毛笔字。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办公室,思思都显得异常紧张,低着头,用力捏着手指。我意识到思思情况的严重性。在课堂上,我刻意安排一些小事(收作业本、打扫卫生等)让思思独立完成,并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和肯定她,逐渐取得了思思的信任。随后,我以“随机抽取学生访谈”的方式,单独邀请思思来到心理咨询室。在这个安全、私密的对话空间里,我第一次辅导思思时,她还显得很紧张。我不断引导和鼓励她。经过几次系统脱敏法的渐进式放松体验后,思思逐渐开口向我吐露心声。她吐露的内容主要是童年的深刻回忆。我认真倾听,耐心引导。当她怒吼一声“我会一辈子记得爷爷是怎么骂我、怎么打我的”时,思思的焦虑才逐渐得到释放。 第一次辅导课后,思思主动表示以后想来这里和我聊聊天,我利用班主任的身份,安排了两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在课间陪思思玩,之后进行了两次小采访,我对她的表现给予了肯定,鼓励她多和同学们一起玩。 (三)追根溯源,向家长传递辅导理念 思思受原生家庭影响很深,长期的情感积压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生活。在第二、三次辅导中,我了解到小时候,爷爷奶奶不让她出去玩,不愿意为思思花钱。思思激动地重复着爷爷的话,“出去玩也没用,你还是那么笨”。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思思却经常一个人呆在家里发呆,完成着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繁重家务,一不小心就会被侮辱、被暴力伤害。回到成都后,思思也没有得到父母相应的关爱。家庭中重男轻女的旧观念根深蒂固,哥哥是唯一一个被宠爱的人。思思深深自责“我是被人抱起来的”。四年级的一次放学,爷爷忘了去接思思。思思独自回家,在路上被车撞了,头部受伤,父母为此狠狠地训斥了思思。此时思思已经12岁了,内心痛苦不已,认为自己是个“捡来的傻子”。这件事情是一个触发点,让思思陷入了抑郁的漩涡。五年级的时候,她开始出现失眠、头痛、幻听,甚至出现过掐死自己的症状。 到了进入初中时,思思的症状更加严重,已严重影响到她的自我发展,并伴有沟通障碍、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症状。鉴于此,作为班主任的我做了以下工作:1、与思思家长见面,耐心介绍思思的抑郁。要求家长正视、肯定思思,及时纠正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不一味否定她。2、引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与思思进行良好的情感沟通,利用日常接送孩子上下学、节假日外出等机会,拉近家长与思思的距离,改善亲子关系。3、将思思的情况与班主任沟通,让班主任多关注孩子在校情况,适当给予积极评价。4、安排专职班干部随时关注思思在校园的个人情况,有紧急情况立即通知班主任。 (四)利用专业治疗帮助思思走出困境 在第四次心理咨询时,我们运用认知疗法,得出思思的负面情绪主要来自于自我否定,比如“我是个被捡起来的傻瓜”、“别人都不喜欢我”。通过对负面情绪的耐心探讨,思思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通过我的引导,思思明白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我们都需要学会“放权”,合理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通过适当的宣泄,发现新的事物,并及时化解这些情绪,适当地重建自我认知。 第五次辅导时,我们采用了空椅子法,我们假设思思的妈妈就坐在这张椅子上,让思思表达自己想对妈妈说却不敢说的话。同时,我“角色扮演”思思的妈妈,解释“这些话只是一时着急说出来的,其实爸爸妈妈很爱你”,并向思思道歉,劝思思要保重身体,不要伤害自己。思思说,她之前误解了父母的爱,捏脖子并不是真的想伤害自己,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 第五次心理咨询后,我和思思通过运动心理治疗制定了每天的运动计划,跑步、跳绳、广播体操、乒乓球等,每天思思完成一项活动,我就奖励她一颗五角星,每周可以用小礼物换取五颗星,增加思思对外界的兴趣。通过运动心理治疗,思思加强了与同学的联系,释放了情绪,睡眠也得到了改善。 我还运用人际心理治疗帮助思思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六次心理咨询前,我让思思提前写下她想对我说的话。正式心理咨询时,思思给我的纸上只有一句话:“总感觉别人在议论我,不喜欢我。”思思虽然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但内心其实很想和同学们一起玩,但长期的自卑让她不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交流。我鼓励思思勇敢迈出第一步,每天主动和同学打招呼,从“你好”开始。渐渐地,思思能和同学进行简单的交谈。后来,她和班里的美术课代表成了好朋友,主动邀请我加入美术小组,一起完成黑板报。 05 效果与反思 经过六次心理辅导,结合课间小访谈,思思的失眠、幻听等症状有所改善,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在班上有了自己的朋友。通过认知治疗,思思不再自责、不再自伤,成绩也明显提高。家校共育,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心理辅导,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思思感受到了家庭和学校的爱。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白水学校)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