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2019 年度美国律所多样性调查:女性律师人数持续增长,但晋升和薪资仍存瓶颈时间:2024-11-19 12:12 近日,某知名求职网站发布了《2019年美国律师事务所多元化调查》。 Vault基于238家律师事务所的构成数据,分析了美国律师事务所行业在性别、种族、性取向等方面的多样性。 通过 Vault 的调查,我们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女孩当律师会受到歧视吗? 根据Vault的调查,目前美国法律界的男女性别比例约为6.5:3.5。尽管远未达到性别平衡,但女律师的比例持续增长。 2017年新聘律师中,女性占比达到44%,年轻律师性别比例接近平衡。 但在升职加薪方面,女律师面临的“瓶颈”依然存在。 35岁以下的年轻律师中,女律师的平均收入与男律师基本持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女律师收入增长趋势相对放缓,前10%收入增速放缓。女律师的平均年收入仅为男律师的60%。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只有23%是女性,明显低于业内女性比例。报告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她们在家庭、尤其是抚养孩子上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因此,她们往往拥有相对稳定、宽松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了女律师不如男律师那样愿意升职。 然而,2017年成为合伙人的美国律师中,女性律师高达38%,占比超过其他行业女性比例。很少有女律师能够一路晋升到职业生涯的高位,这种“传统”可能正在改变。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近年来平权行动变得非常流行。维持家庭、抚养孩子已经不仅仅是女性的责任,职场独立女性的形象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中国人在美国当律师有多难? 在美国,法律职业中的种族差异远比性别差异更为显着。 作为传统的“精英”行业,法律行业历史上一直由白人(狭义的白人,不包括西班牙裔或拉美裔)尤其是白人主导。而且,法律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拉帮结派”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存在,所以白人在美国律师事务所中仍然占据着压倒性的地位。 Vault数据显示,白人律师占该行业的80%,远高于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与他们的人口相比,从事法律职业的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的人数非常少。 。 有趣的是,亚裔律师的比例略高于亚裔人口的比例。这或许与亚裔群体的“学术大师”特质以及亚裔家庭对精英职业的强烈渴望有关。毕竟,在美国,他们想成为律师。它要经过书山、书海的残酷考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亚裔在美国当律师很容易。相反,数据显示,在所有单一族裔群体中,亚裔律师晋升为美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的难度最高。所有亚裔律师中只有 21% 是合伙人,不仅与白人律师(46%)相比,而且也显着低于黑人律师(27%)。 加州最高法院华裔法官刘宏伟曾主导一项研究。研究指出,虽然亚裔律师比20年前增加了五倍,成为美国律师事务所中最大的少数族裔,但他们的流动率也最高。率和最低晋升率。 针对这一现象,研究报告试图分析原因。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亚洲律师被认为“软实力不足”。无论是毫无根据的偏见还是事实,亚洲律师给人的印象是基本功扎实、勤奋务实、严谨认真,但缺乏创造力和亲和力。 与此同时,亚洲人在社交上最有可能倾向于自己的小圈子,从而游离于所谓的主流社交圈之外。美国社会的这一普遍现象也影响着亚裔律师的晋升之路。 一半接受调查的亚裔律师表示,他们在工作场所遭遇过隐形歧视。一些美国律师事务所可能更多地将亚洲人视为“法律破坏者”,这使得许多亚洲律师在执业多年后选择转行。许多人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亚洲人想要冲破这样的种族偏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本土的亚洲人都这样,可想而知在美国的华人将会面临多少困难。 美国律师事务所并不排斥同性恋 Vault 的报告还重点关注性少数群体和残疾人。 截至2017年,公开的LGBTQ律师占所有律师的2.77%,而在新聘律师中,这一比例达到3.5%,与人口中性少数群体的比例非常接近,表明少数群体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对于美国律师来说,这在职场上几乎不再是一个问题。相反,他们在某些特定领域更加活跃。 此外,残疾律师占美国律师事务所的0.44%,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乘以总数。 例如,佛罗里达州律师海莉·莫斯患有自闭症,这赋予了她非凡的专注力和洞察力,让她能够应对法律检索和整理案件信息等繁琐乏味的工作。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律师吉尔玛更鼓舞人心。她既是盲人,又是听力极重的人。正如您可以想象的那样,基本的自我保健需要付出努力。然而,通过非凡的努力,她成为了一名残疾人维权律师,为保护残疾人的权利而奋斗。 目前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很多人在法律行业实现了自我价值。在中国,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事法律行业。 哈本·吉尔玛接受 NBC 采访 中国律师事务所的多元化是否存在问题? Vault的调查给我们一个提示:中国的法律职业是否也存在多元化问题? 中国的情况有些不同。在民族团结方面,中国一直领先于国外,律师事务所基本不存在美国特色的种族问题。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性别问题,特别是女律师的生存状况。 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在成为律师之前(甚至成为律师之后)、老师、家人、朋友、师兄师姐……有多少人对她们说过“女孩不应该当律师”,以及连男(zhu)同学(ti)都说找合伙人千万不要找女律师。 确实,人们总是对女孩成为律师给出各种“困难”: 律师工作压力很大,尤其是经常熬夜的非诉讼律师。八瓶仙水也挽回不了对容貌的伤害; 诉讼律师经常要面对各种社交事件,很多小姐姐们都端着酒避开酒桌。 家庭和生育始终是大多数女性无法回避的话题。对于女律师来说,家庭与工作的冲突尤为突出:成家生子的年龄也是律师开创事业的关键阶段。如何平衡两者是女律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律师是由委托人选择的职业,而中国长期存在的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使许多委托人倾向于信任男性律师,这已成为女性在法律行业取得成功的一大障碍; 甚至有人说,理性果断的律师气质与“女性气质”背道而驰。越是优秀的女律师,就越没有女人味。 女律师太难了 我们当然不认同这样的刻板印象:优秀的女律师只是在法庭上大放异彩;熬夜加班的男律师也会注意赡养问题;抚养孩子也应该是夫妻双方平等分担的责任……然而,整个社会的一些偏见和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事实上,女律师确实因为性别而面临困难。 在中国,法律职业的性别比例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全国执业律师男女比例约为6:4。你需要知道的是,国内法学院大多以女生为主,也有部分法学院以女生为主。学院男女生比例甚至达到3:7。 为什么在很多法学院都属于稀有动物的男生,却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多数?女孩们去哪儿了? 很多女孩从一开始就选择避开法律职业,选择公务员、法律事务等更稳定的职业。 也有一些想当律师的女生,已经向自己喜欢的律所投了简历:据我们了解,律所在招聘旺季收到的女生简历往往多于男生,但律所招的男生往往多于男生。女孩们。 并不是女孩不够优秀,而是无形的歧视在起作用。尽管为了避免就业歧视的指责,越来越少的律师事务所在招聘要求中明确表示只招收男性候选人,但在实际操作中,天平仍会有意无意地向男性候选人倾斜。 即使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进入这个行业,家庭仍然是女孩职业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 我有一个朋友,L女士,已经在二线城市当地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执业9年了。度过了职业生涯初期的艰难岁月后,她转行到一家外企从事法律事务。原因无非就是家庭和孩子。这对夫妇已经30多岁了,还没有孩子。妈妈和婆婆都对她很唠叨。想到以后有了孩子,经常出差的丈夫就很难有时间照顾她了。她总是担心留给老人,所以L女士干脆选择转去法律事务。 像L女士这样因家庭等因素而转行或放弃志向的女律师并不多。这也造成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女性很少的现象。律师协会开会的时候,满场都是男人。女人可分为三种。成都太多了。 大多数年轻女律师在积累了三到五年的工作经验后,会选择跳槽(或有此意向)从事企业法务工作。 据交流,我身边的年轻女同事,在达到合伙人级别之前,没有一个有足够的决心想成为一名律师,而年轻男律师的职业规划则更多朝这个方向发展。 国内律师事务所的多元化发展也面临着传统文化等因素带来的各种障碍。 虽然说律师这个职业是看能力的,但是要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而且是体制外却又时刻与体制有联系。实践初期的职业发展与大师、团队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能会成为职业选择中的一些隐忧,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多元化。 实力较弱的二线及以下城市的法律行业往往具有相对明显的地域保护。对于想要到家乡以外的地方发展的年轻律师来说,最好选择一线城市作为首选。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仍需改善。除非立志为残疾人权益事业做出贡献,否则残疾人想要从事法律职业仍然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对于性少数群体来说,大多数国内企业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如果他们想追求更自由的国家,外国公司或外国公司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有时候你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就能获得同等的回报,但可能会因为一些与你的工作能力无关的因素而碰壁。 目前,法律行业尚未形成高度包容、多元化的职场环境。努力提高竞争力和评估工作场所歧视风险之间并不矛盾。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的汗水被浪费掉。 对于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这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也取决于历史的进程。 知道自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是迎难而上坚持初心,还是将律师排除在自己的长期职业规划之外,还是挤进多元化程度更高的TOP或外企,就看你个人的喜好了。测量和选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