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艾滋病恐惧症:比艾滋病更难关怀的群体,医生也表示很无奈时间:2024-05-29 12:08 艾滋病恐惧症,尤其是强迫性恐惧症,在很多不了解艾滋病恐惧症的人看来,与艾滋病本身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只不过是一种恐慌而已。然而,对于从事艾滋病防治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比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更难关爱的群体。每次人们闲暇时聊天,说起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他们就使劲摇头,一脸疲惫。有专家说,他们每天接诊的几十个艾滋病相关门诊预约,80%都被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占据,这增加了艾滋病患者的就诊难度。 而且,与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沟通,比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更加困难。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能也会认为,如果医生告诉我艾滋病的知识,我就能立刻摆脱恐惧。如果没有办法立刻摆脱恐惧,那一定是医生告诉我的知识不够权威,我只好继续反复询问,甚至在网上反复搜索。最后,我确实了解了一些知识,但艾滋病恐惧症却没有任何好转。国内唯一的艾滋病恐惧症研究干预机构——成都艾滋病恐惧症干预中心做了大量研究发现,很多艾滋病恐惧症患者越学,就越矛盾,越不信任别人,甚至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焦虑、害怕,但却变得无法自拔。这是为什么呢? 陈晓宇医生、郭海燕医生参加艾滋病预防培训 首先是网络舆论的不一致。其实在医学知识研究领域,数据不可能完全统一,有理想状态,有假设估计状态,也有需要验证的状态。每个专家都有自己核心的研究体系,艾滋病相关领域至少可以分为八到十个板块,不可能有人面面俱到。 比如有研究艾滋病的专家,如各级艾滋病研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有专门救治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专家,如大家都知道的权威佑安地坛医院的医生;有进行流行病学统计研究和防治相关的专家,如我们经常说的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的医生;有精通各种检测试剂和仪器,进行艾滋病样本检测的专家,如各级实验室的病毒检测医生;还有专门针对由于不对称的性病、艾滋病信息刺激而导致心理障碍严重,产生艾滋病恐惧症,影响生活和工作的人群,进行干预摆脱对艾滋病的恐惧,如我们成都市艾滋病恐惧症干预中心,一个既做艾滋病防治工作,又做心理服务的机构。 而且不同流派的研究倾向不同,参照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还是不一样的。再加上医生本身毕业的学校和导师不同,科室不同,临床病例也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是心照不宣的,只要不完全违背科学依据和艾滋病防治的核心知识内容,都可以讨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典型的例子就是病例中具体的行为是什么,以行为作为单一标准的核心。其次,关于艾滋病窗口期和高危风险的评估,我们不应该一概而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不要问太多不同的专家,以为问多了知识就会丰富,更有利于摆脱恐惧,但结果适得其反,尤其是网上还有很多人没有接受过艾滋病防治体系的系统培训。 艾滋病知识大部分来源于网络,但目前网络上展示的很多艾滋病知识和论调与艾滋病核心知识体系存在冲突,且大多是过去的论调和有待验证的观点。 逃离恐怖的信心正逐渐被网络谣言摧毁 二是通过网络无法获得直接的安全信号。网络虽然更加便捷,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知识体系、说话方式、熟悉程度、信任程度等因素,存在差异,可能产生误解。以成都市艾滋病恐惧症干预中心为例,即使是面对面或电话问诊进行即时沟通,也有可能对方误解某个观点的含义。当然,即时沟通可以很快纠正对方的误解,但网络上的交流往往无法实现深入交流,双方信任程度不够,理解不够深入。沟通很容易形成言行不一致或表达理解不一致,造成观点传递不对称。可能老师明确强调的是A,但接受者却理解为B,最后出现接受上的错误,影响去恐惧症干预的效率和安全信号的稳定。 再者,网络上大多数人的身份都是模糊的,无法在潜意识层面形成纽带效应,自然也就没办法相互了解,建立更深层次的咨询联盟。虽然很多恐惧症朋友热衷于大量的网络咨询,但效果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很多恐惧症朋友并不知道自己在问谁,只是囿于自己的惯性思维,以为问的人越多,得到的肯定越多,恐惧症自然就会摆脱。然而,在干预中心的研究数据中发现,恐惧症朋友希望得到的肯定越多,自己就越开心。事实上,在大量的咨询之后,他们会优先考虑最坏的可能性和假设。尤其当你不知道提供帮助和解答的人的真实身份和背景时,这种怀疑就更是如此。 恐惧症朋友会想,我不知道对方是谁,他可以安慰我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他可以吓唬我,他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不能把自己交给虚拟的网络,就像游泳者踩不到支撑点一样,所以无论医生、老师或者志愿者在网上花多大力气去帮助这个恐惧症朋友,都不可能在现实层面达到正常的干预效果。 网上谣言很多,影响正常反恐工作 网络虽然方便,但也有放射性,只有做到唯一性、身份唯一性、知识体系唯一性,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逐渐培养恐惧症朋友的信任感和自我安全感。安全感的培养和不断强化,是艾滋病恐惧症干预初期我们必须要做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恐惧症朋友来到艾滋病恐惧症干预中心,总是希望能快速进入一个摆脱恐惧、康复的通道。但我们建议大家在讨论下一步方案之前,一定要对我们机构的背景和医生老师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否则恐惧症朋友就会像浮萍一样漂浮在网络上获取知识、吸收信息,最终把自己变成艾滋病信息的四足兽。 我们希望每一位艾滋恐惧症朋友都能得到绝对安全的信号,而绝对安全的信号需要很多前提条件,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检测就能得到一个让人瞬间愉悦和满足的相对安全的信号。相对安全信号聚集得很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艾滋恐惧症朋友通过检测压抑了一段时间的恐惧,然后开始焦虑和矛盾。他们反复检测,却依然怀疑单一可能性的可能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的鱼是相对安全的信号,而钓鱼是绝对安全的信号。我们不需要到处送鱼。我们很高兴也很欣慰,多年来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钓鱼人。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