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从业十年心理咨询师战胜产后抑郁,分享经验助更多人时间:2024-07-03 12:19 我是一名有十年从业经验的心理咨询,读书时开始临床实践,毕业后以此为终身事业。多年来,我自认为技术功底扎实,帮助了很多人。然而,2016年8月,我迎来了自己的宝宝,产后抑郁却不期而至,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抑郁的无助和痛苦。 幸好,作为心理咨询,我利用心理学克服了抑郁发作的痛苦和绝望,战胜了各种偏激思想,短时间内摆脱了抑郁,没有再陷入产后抑郁的泥潭。 此刻,我将我的亲身经历和教训分享给各位妈妈、准妈妈以及关注产后抑郁的人们,希望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更多的人。 心理咨询为何也会患上产后抑郁? 首先我来介绍两个概念:抑郁和抑郁状态。 抑郁是情感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类型,是一种以显著而持续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徐有信教授在《神经症》第二版中指出,抑郁无论严重程度如何,其必要特征是情绪低落,没有情绪低落就不能称为抑郁。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引起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程度,否则,情绪低落就不能诊断为抑郁。 当然,持续时间也是抑郁诊断的必要条件,通常持续至少两周才符合诊断标准。 抑郁不等同于抑郁状态。《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将抑郁描述为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低落、行动迟缓、思维迟缓、交往迟缓,从而少讲话、语流缓慢、声音低沉,或者整天沉默。抑郁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状态,但陷入抑郁状态的人并不一定就被诊断为抑郁。没有抑郁的正常人一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陷入抑郁状态。 明白了以上两个概念之后,我从专业角度对自己进行了诊断,我只是陷入了抑郁抑郁,并不是一直有抑郁发作,社交功能完好,九天之后开始好转,没有发展成抑郁症。这个阶段是自我干预的最佳时机,及时的自我干预可以有效阻止抑郁状态发展成抑郁。 接下来的问题是:作为心理咨询,为什么我也陷入了产后抑郁?找出原因是自我干预的第一步,只有了解清楚原因,才能避免慌乱和恐惧,头脑清醒,有底线。 首先,心理咨询也是人,作为人,是有情绪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作为人,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让人焦虑,心情长期不好,能力受损,生活质量低下,会感到无能为力,无助,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悲观、绝望、抑郁。心理咨询也是如此。 其次,产前产后阶段存在一些特殊的原因,比如身体的激素水平等,决定了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抑郁,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发展成抑郁;这些特殊原因是普遍存在的,很多产后妈妈都会面临。 抑郁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在分娩第一天就出现的,而是在产后的各种经历中逐渐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导致相应的症状,症状使情绪更加强烈……如此循环往复,问题变得严重、持续,甚至顽固,最后有的人患上单纯性抑郁,有的人则焦虑抑郁并存。 就拿我自己来说,作为新妈妈,产后激素变化和育儿经验的缺乏,再加上新生儿身体的不适,自然让我焦虑。晚上看到孩子在绞痛的折磨下哭得心碎了四五个小时,作为妈妈的我束手无策,心疼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帮孩子,我宁愿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也不愿让一个新生婴儿来照顾我。 当我得知小儿绞痛无药可治,只能等孩子自然长大后痊愈时,我绝望了,心里充满了无尽的自责。渐渐地,我白天在焦虑中度过,担心和害怕夜晚的到来;夜晚在痛苦、自责、心痛、绝望中度过,直到孩子停止了哭泣。几天后,心痛变成了厌恶,厌恶孩子的哭声,厌恶他的存在,厌恶自己,厌恶所有人,厌恶一切…… 生完孩子之后,身体各种不适,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心情本来就不好,如果失去了一些自理能力,这种失落感、无力感,会让心情更加不开心……各种“不开心”堆积在一起,自然就会陷入抑郁状态。 抑郁发生时,思维也会受到抑郁的影响,导致对别人正常的行为、态度、言语产生负面评价,对自己的状况和能力评价过低。老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对他的行为极度不满;他对我的态度稍有不耐烦,我的抑郁就会放大他的不耐烦;需要别人照顾时,我又认为自己无能,感到无望、无助……如此循环往复,抑郁越来越重,抑郁症状也越来越严重。 产后抑郁的多种原因 结合我多年临床接诊产后焦虑抑郁抑郁患者的经验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总结出导致产后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荷尔蒙变化。这是所有妈妈都会经历的,是生理上的变化。身心合一,生理上的荷尔蒙变化必然会带来情绪上的变化。 2、缺乏运动。运动后,人体会产生多巴胺、内啡肽等有利于产生积极情绪的激素。产后,产妇坐月子期间只能卧床休息,室内活动量少得可怜;之后还要照顾宝宝,外出不方便。缺乏运动,多巴胺、内啡肽等激素分泌减少,人体就缺少了对焦虑、抑郁的有力武器。 3、新角色带来的不适应和不适应。作为新妈妈,即便在产前已经做足了功课,但在实际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还是会措手不及,感到不知所措。生活方式和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拥有完整的夜晚睡眠、私人时间和空间,甚至饮食也发生了变化。生活中的各种变化,需要新妈妈不断调整心态和应对方式,以适应新角色和新生活。适应不来就会产生焦虑和抑郁。 4、与长辈的育儿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冲突。有了孩子之后,夫妻变成多人家庭,大多数家庭都会让长辈帮忙照顾孩子。在与长辈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很多育儿观念、生活方式的冲突。遇到这些冲突时,新妈妈的情绪很容易起伏不定。如果婆婆帮忙照顾孩子,婆媳之间的矛盾是引发负面情绪的常见因素。 5、产前性格基础。不少产妇产前整体焦虑水平较高,表现为焦虑性格,即多虑、敏感、小心眼、多疑、多虑、优柔寡断等。原有的高焦虑状态叠加在产后的焦虑、抑郁上,使情绪变化更加明显。 6、身体不适。不管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产后都有一个恢复期。在恢复期,身体总会有各种不适反应。身体不舒服,心情不好是正常的,但当情绪敏感期遇到身体不适,两者相互作用,就会引发负面情绪的增强和放大。 7、回归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来访者在产假期间并没有出现强烈的焦虑或抑郁,而是在重返工作岗位后,由于产假期间工作重心转移,或原单位职务变动,难以顺利转入工作,从而出现焦虑、抑郁。如果产假期间出现焦虑或抑郁,甚至已经发展为抑郁,回归社会的困难可能会加重抑郁。但如果这个过程顺利的话,也可能缓解抑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作用。 如何斩断抑郁状态走向抑郁的路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所掌握的元认知技术来治疗自己,斩断从抑郁情绪和状态走向抑郁的抑郁。 元认知是指以知识为工具,对自身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潜意识状态进行认知和调节(详见金洪元、王云峰、魏晓旭编著《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辽宁科技出版社,2013)。运用元认知智慧,是指当焦虑、抑郁及其驱动的症状性思维出现时,能够诊断出自己的负面情绪状态,认识到此时的不良反应是症状性反应,判断此时的想法是症状性思维,这是不客观的。相反,如果轻信症状性思维的内容,害怕症状性反应,情绪就会恶化,在情绪负向单向思维的长期作用下,最终发展为抑郁。 我清楚地记得,孩子出生后的第九天早上七点,我感觉到那种强烈的抑郁,持续了5个小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得了产后抑郁。那些不好的想法、抱怨、自我评价低,都是抑郁的症状,我必须自我调整。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感觉瞬间好了很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已经完全康复。由于引起焦虑和抑郁的因素始终存在,情绪和症状仍然会反复出现。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都会提醒自己:我现在的想法是受情绪影响的症状性思维,而不是客观的。 通过元认知的自我提醒和监测,我的症状越来越轻,病情也越来越好。在孩子出生后的第12天,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哭闹的时候,我的心理状态应该是心疼,而不是厌恶。想通了这一点,心里就好受多了。只要心平气和,我就会强化自己正确的认知。比如,我会回忆老公在我坐月子期间的辛苦,回忆他的勤奋和负责,反复告诉自己他的负责和体贴,告诉自己,我在负面情绪下对他的不满和抱怨,其实都是情绪驱动的症状思维,与他无关,是我自己的问题。另外,我会把这些反思都记录下来,在情绪波动的时候提醒自己。 随着孩子的长大,绞痛减轻,疼痛时间缩短,疼痛间隔延长,我照顾孩子的经验逐渐丰富,操作也更加熟练,身体虽然还有疼痛感,但总体趋势在逐渐好转,加上不断自我调整,尽可能多在室内活动,多做深呼吸,情绪也更加平和,心态也更加平和。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要顺应孩子正常的需求,不能按照大人的标准来安排他,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为自己的变化感到高兴,决心做出正确的调整。 当我的焦虑减轻了,心态平静了,对事物的判断客观了,思维正确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越来越多了,很多事情自然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生活也越来越顺利了。当一切都变好的时候,心情也越来越好,抑郁就逐渐消失了,抑郁驱动的症状思维也随之消失。 宝宝满月后,我尝试尽可能多地外出,刺激身体产生多巴胺、内啡肽等有利于产生积极情绪的激素。通过不断的自我调整,我不仅彻底摆脱了焦虑和抑郁情绪,还找回了积极乐观的自我。宝宝两个月左右时,我成功重返工作岗位。 现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我冷静、镇定,判断准确,找到了生活的新规律,平衡了家庭和事业。 破除产后抑郁的关键,在于运用元认知智慧,及时、精准识别情绪驱动的症状思维,不被症状思维欺骗、误导,进而陷入无法自拔的抑郁。如此一来,才能积极调节情绪,回归理性、客观的思考。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陷入一个“心理牢笼”,我们会或多或少地被囚禁一段时间,也会或多或少地试图自我拯救。 祝天下妈妈都安好! 作者为大连市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文:马莉莉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