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 >> 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保障母子身心健康的关键
详细内容

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保障母子身心健康的关键

时间:2024-11-21 12:09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摘要] 我国产后抑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严重威胁母亲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就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72-02 产后抑郁是指发生在产褥期的抑郁,介于产后精神病和产后抑郁之间。这种精神障碍是最常见的产后精神综合症。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危害妈妈的身心健康,还会对宝宝的情感、性格、认知能力、行为发育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母亲产后抑郁是婴幼儿发育商低的主要影响因素[1]。在这个特殊的心理转变时期,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干预,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我国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11.38%~15.01%,国外为3.50%~33.00%。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上升至10.7%~18.7%[2]。因此,观察分析产后抑郁的原因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就显得极为重要。现将近年来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为产后抑郁的防治提供参考,并指出下一步病因学研究和护理干预的研究方向。 1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1.1 生理因素 1.1.1 内分泌因素 母体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尤其是性激素的快速变化,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产后抑郁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女性在怀孕、分娩、产后期间,体内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怀孕末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明显增加,皮质醇和甲状腺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娩后,这些激素急剧减少,导致大脑内分泌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更高水平的大脑活动,引发一些个体的心理障碍。 。有学者发现,产后一些内源性阿片类药物如内啡肽浓度迅速下降可能与产后抑郁有关。孤啡肽、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也与抑郁有关。研究表明,产后抑郁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孤啡肽水平显着正相关,与5-羟色胺、多巴胺水平显着负相关。说明血液孤啡肽水平越高,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越明显; 5-羟色胺和多巴胺水平越低,产妇产后抑郁症状越明显。但激素与产后抑郁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1.1.2 超重和肥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人口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成倍增加。肥胖是女性抑郁的危险因素,且重度肥胖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着。张国勤等. [3]发现标准体重以上组孕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显着高于标准体重组和标准体重以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体重增加10-15Kg组产后抑郁发生率最高。最低的是,孕妇体重增加15Kg以上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随着孕妇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这说明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变化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不容忽视。肥胖妈妈比正常妈妈更容易患产后抑郁。其原因可能与超重或肥胖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以及手术分娩率增加有关。此外,超重和肥胖的女性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这些都是诱发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 1.1.3年龄 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增加趋势,其中3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高龄产妇妊娠并发症和新生儿疾病发生率较高有关。妈妈们过度担心胎儿的生长发育,情绪不稳定、焦虑,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 1.2 心理因素 1.2.1 性格特征 产后抑郁多发生在性格内向、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固执、社交能力差、与人相处不好的女性身上。 。人格缺陷很容易导致产后相关的负面事件和产后抑郁。 1.2.2产前抑郁部分孕妇在孕期和产后特殊时期出现抑郁情绪障碍。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产前抑郁会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胡娟等. [4]对成都276名孕妇产前1周和产后1周的抑郁进行跟踪调查,提出随着产前抑郁发生率的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此外,张国勤等人还证实,孕期焦虑、抑郁程度与产后抑郁呈正相关。

1.2.3 产时心理 女性在怀孕期间和产后会经历暂时的心理退化。他们的行为变得更加原始或孩子气,情感脆弱,高度依赖,尤其依赖家人的照顾。产后家庭、社会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角色发生变化,心理准备不足。产妇在分娩时对自身情况和分娩知识不完全了解,自信心较低。怀孕和分娩是复杂的事件。女性在心理和身体上经历着快速的生物、社会和情感变化。这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这个时期情绪变化比较明显,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1.2.4产后睡眠状况产后睡眠状况是产后抑郁的另一危险因素,也是心理原因之一。睡眠不好会造成大脑皮层抑制,影响大脑高级活动,导致情绪紊乱,促进产后抑郁的发生。随着睡眠障碍恶化,抑郁也会恶化。睡眠障碍也是产后抑郁的临床表现。大多数产后抑郁症患者都有失眠症状,少数表现为嗜睡。 1.3 遗传因素 遗传是抑郁发生的潜在因素。对精神障碍遗传因素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0倍,其中约50%有抑郁症家族史。可见,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妈妈,尤其是有抑郁家族史的妈妈,产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这表明家族遗传可能会影响母亲对抑郁和性格的易感性。 1.4 产科因素 1.4.1 产科并发症 有产科并发症组妇女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

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室_产后抑郁在线心理咨询_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师

产后出血、难产、产程过长、产伤等分娩并发症会导致产妇身心压力增大,身心疲惫,促进产后抑郁的发生。而且,有不良妊娠史的母亲,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比没有不良妊娠史的母亲高得多。这可能与她们过度担心是否正常以及过去不良结局的阴影所造成的对分娩的恐惧有关。 1.4.2 分娩方式 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也有影响。在郭田等人的一项研究中。 [5]在三种不同的分娩方式中,手术指征组的发生率最高(46.70%),其次是自然分娩组(36.67%),自愿手术组的发生率最低(21.43%)。可见,有手术指征的剖宫产是产后抑郁的高危因素。此外,有研究报道,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无显着差异,而不同原因剖宫产则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显着相关。原因可能是剖腹产后妈妈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健康状况较差,因担心胎儿和自己而增加了心理负担。 1.5新生儿因素 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之一。早产儿和足月儿的抑郁发病率高于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儿的健康状况比足月儿差,这给妈妈们带来了负面后果。与心理压力较大有关。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往往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如果新生儿出生分数低、健康状况不佳,就会让母亲焦虑悲观、抑郁,导致抑郁。

1.6 社会因素 与产后抑郁相关的社会因素有很多。影响显着的包括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婚姻关系等。随着母亲文化程度的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显着增加;母亲是否有固定收入对产后抑郁有显着影响。母亲受教育程度低,受教育程度低,对怀孕和分娩了解甚少,对分娩有恐惧感。紧张和焦虑会诱发产后抑郁。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经济状况不佳的母亲来说,住院分娩和育儿费用增加了经济负担。因此,增加的心理负担更容易诱发情绪障碍,促进产后抑郁的发生。充足的社会支持可以帮助母亲及家人获得知识、提高自信心、缓解压力、减轻负担,从而提高母亲处理事情的能力和信心,减少情绪障碍。社会支持的最大来源是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夫妻关系不和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家庭关系和谐的产后抑郁发病率较低。产后,妈妈既要恢复身体,又要喂养宝宝。这时,她需要丈夫和其他家人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2.护理干预措施。产后抑郁病因复杂、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它很容易被初级卫生保健人员忽视。不确定的原因和多重风险因素导致单一预防措施无法在所有阶段发挥作用。因此,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制定多渠道、分阶段、综合性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1 预防孕期产后抑郁的发生,干预应从孕期开始。

产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阻断产后抑郁的发生,帮助妈妈们度过产后情绪脆弱的阶段,可以显着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6]。加强围产期护理,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详细了解孕妇是否有精神疾病、抑郁、焦虑以及妊娠相关并发症家族史。高度关注有危险因素的妈妈,帮助她们识别潜在的人际冲突,并学会处理。技巧针对情绪问题,加强自我调节,始终保持乐观稳定的好心情。广泛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使母亲正确了解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生理情况。提供相关营养知识指导,确保健康增重。建立孕妇学校,开设母婴班,通过图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育。让孕妇学习一些母乳喂养、换尿布、给婴儿洗澡、新生儿护理等实用技能,为她们过渡到母亲角色做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加强心理咨询和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孕妇克服怀孕、分娩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加强自我调节,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对个别性格特殊的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2.2 严密观察分娩过程,提高产科质量,提高母婴分娩结局,减少急性剖宫产对产妇的不良刺激。设置不同价位的床位,满足不同经济状况妈妈的需求。鼓励丈夫在分娩和导乐分娩时陪伴孩子,并配合医生进行镇痛分娩,减少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研究表明,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可以减轻产后抑郁的生物心理社会影响,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7]。

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师_产后抑郁在线心理咨询_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室

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为母亲提供心理和心理支持,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 2.3 产褥期 2.3.1 日常护理为产妇提供温馨、舒适、和谐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恢复。开展母婴同室,指导早期母乳喂养、母婴情感沟通,让妈妈顺利转换角色,尽早进入母亲角色。 2.3.2 安全护理 有人认为,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预防自杀,因为产后抑郁最大的危害就是自杀。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早识别、早预防、早发现、早预测,对异常的孕产妇自杀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应经常在家人陪同下进行检查。如果患者情绪突然变化,异常正常,应注意辨别真假,稳定患者情绪,鼓励其表达内心想法,避免发生意外。 2.3.3心理干预采用音乐护理。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对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有一定的作用。音乐可以通过其旋律、节奏、频率、声音等使人产生联想。血压的变化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松弛血管壁张力。研究表明,音乐的速度、强度、起伏可以有效调节抑郁患者的情绪。音乐还可以帮助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II的分泌,帮助妈妈们克服焦虑。此外,音乐还可以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缓解疼痛。

护士应进行综合评估和“合适的配乐”,使音乐风格符合患者的病情和性格类型。首先让患者听不同的音乐,确定最适合的,然后给患者收集一些喜欢的音乐。此外,还可以采用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减轻机体的紧张感,使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平衡,有利于对抗各种应激反应。此外,放松训练在治疗中也很重要。对于综合医院患者的焦虑症、恐惧症和精神症状已获得满意的结果。黄爱娟等. [8]指导30例产后抑郁患者参照“中医气功”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其放松重点是思想逐渐集中,结合长而细的呼吸,通过大脑思维意识的放松,让产妇身体适应自然、放松、舒适,缓解产后身心紧张,消除体脑。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和体力。 。其他心理干预,如认知治疗,引导妈妈们用合理的观念代替不合理的想法,安排活动计划,正确对待现实;行为疗法用于让康复患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增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的情绪保持在最佳状态。 、减少抑郁。 2.3.4 一个完整的产后支持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人的支持。孕妇从伴侣、父母和同事那里得到的身心支持较少,更容易患产后抑郁。产褥期期间,家人的配合和支持至关重要。因此,家庭成员应对疾病进行教育,讲解相关知识,耐心劝说,让丈夫、亲友加强与产妇的情感沟通,关爱产妇,从而增强产妇的自尊、自尊。信心,保持心理平衡。

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要关心、体贴母亲,避免对母亲造成精神刺激。当发现母亲有异常行为时,应该宽容,多进行情感沟通,解开母亲的心结。营造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二是社会支持。为了避免医院浪费宝贵的资源,并从孕产妇经济支出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产后住院时间,从而限制了住院期间产后抑郁防治措施的实施。因此,社区护理干预已成为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重要举措。方法。一方面,完善产后访视制度。我国产后访视率普遍较低,访视内容仍局限于母子身体方面[9]。因此,在保证产褥期家访制度有效落实的同时,应加强对孕妇的心理护理;护士应及时识别和筛查产后抑郁,对性格不良的妈妈进行相应的指导,减少或避免消极的生活事件和精神刺激;对患有抑郁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接受过手术的孕妇等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善其不良的精神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为了拓宽社区干预的内容,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机构,如产后康复中心、托儿所、产后心理咨询室、育儿交流中心等。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与多个社区合作。部门建立保姆服务、电话咨询热线、介绍月嫂保姆、计时工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措施,为产妇及其家人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服务。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成都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室_产后抑郁心理咨询师_产后抑郁在线心理咨询

3 小结 产后抑郁的病因相当复杂。对其病因和机制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如:雌激素在产后抑郁中的作用及进一步的分子。关卡机制怎么样?不同激素在内分泌因素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与产后抑郁相关的因素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等。同样,虽然针对产后抑郁的护理干预已有很多研究,但研究仍存在差距,如:什么是科学、准确、合理的?产后抑郁护理干预的有效评价标准?如何提高社区护士的服务技能,实现产后抑郁的精准筛查和早期预防,提高就诊质量?如何建立产后支持体系的管理体系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总之,应深入研究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为产后抑郁的防治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母婴健康,促进家庭和谐,提高产后质量。生活。参考文献:[1]李荣平,王亚娜,张伊利,等。婴儿心理行为发展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2):1697-1681。 [2] 李赫,沉如刚,杨惠娟,等。产后抑郁相关产科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