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 >> 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马川: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青少年发展成果丰硕
详细内容

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马川: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青少年发展成果丰硕

时间:2024-05-29 12:09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马川,女,副教授,四川成都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发展。近年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被人民大学文摘全文转载。撰写有《文化发展心理学视域下的性别认同研究——以青春期女孩为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青年失业问题研究》等,翻译、合著、参编教材多部。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项目《大学生性价值观发展现状与建构路径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上海大学生性价值观发展现状与建构路径研究》、上海市第五届“晨光学者”项目《“新失业群体”认同建构与政治社会化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探索》等相关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

[摘要]2018年秋季,00后正式成为大学新生的主体,其突出的心理特点是思维更加灵活前卫,追求创新,性格更加自信乐观,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且功利实用主义倾向明显,自我意识更强,维权意识更强,对权威的服从性较弱,人际冲突与矛盾调解难度加大。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但近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集中在躯体问题、抑郁、焦虑等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低于95后大学生,但无显著差异。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但更愿意倾诉、更容易干预;现实沟通更加敏感,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现实感较弱,脆弱性突出。针对这些新问题,需要实现中小学、高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衔接; 高校要形成育人合力格局,发挥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作用;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水平

2018年9月,00后正式成为新生的主体。有人说00后是自信自立的一代,也有人说00后是比较难“打交道”的一代,还有人说00后是“脑残”的一代。那么00后大学生有哪些突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呢?为了解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收集了上海市9所高校(2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3所上海市辖内本科高校、2所高职院校)近2万名2018级新生入学时的卡特尔16PF测试量表(简称16PF)、心理健康问卷(简称PHI)、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简称UPI)数据。 结合00后大学生心理咨询实际案例,总结出00后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及明显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0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突出

1. 00后大学生思维更灵活、更前卫,喜欢追求潮流和创新

00后大学生群体出生于我国经济快速或较快发展的时期,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宽裕,生活条件较好,其父辈多为70后,文化水平较高,重视教育。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获取新信息、新知识更加便捷、主动,视野和见识超越前辈,知识面更广,视角更开阔,思维更灵活、更前卫,喜欢追逐潮流,更具有创新和冒险精神。[1]

2、00后大学生更加自信、有活力,对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乐观。

00后成长于物质富足的时代,他们大多时候感受到周围人的关心与爱护,这让他们有很强的自我优越感,也更加自信。由于00后大多从小就被父母灌输了竞争意识,对荣誉和外界的认可有更强的追求,也更在意别人的眼光。当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自我提升,能更有效地把握目标的方??向。由于性格自信乐观,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有更美好的期待。

3.价值取向更加多元,人们重视“幸福”,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明显

200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他们不再将个人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寄托于一个固定的目标上,而是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需求、自身能力等方面来规划、设计个人的发展路线。“开心就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200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他们倾向于以“我”为核心进行判断评价,以“幸福”为主要评价方式进行人生选择,集体主义观念弱化。在选择实践活动或参加团队拓展活动时,他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更快给自己带来实际收益的活动。当问到他们用什么作为比赛的奖励时,大多数人选择金钱作为奖励,最不喜欢用书籍作为奖励。

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室_强迫症心里咨询师_四川强迫症医院

4.自我意识较强,维权意识较强,对权威的服从性较弱,人际冲突和矛盾较难调解

2000后的大学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性和独特性,对权威的服从和对长辈的尊重较弱,甚至有一定的挑战倾向。例如,一些2000后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学校或专业,于是打算退学重考或转专业甚至转学,即使与父母发生严重矛盾也不会屈服。2000后的大学生比1995年甚至1990年出生的人际界限感更明显,表面上他们处理问题更全面、更周到,但社交能力较差,喜欢独处,更能坚持自己的立场,更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有时会使人际冲突和矛盾更难以调解。

二、20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1.近半数00后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需要根据总体情况进行系统评估。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的内容来看,该量表共96个条目,分为三级筛查,共22个筛查指标。第一级筛查为严重心理问题,包括幻觉等严重精神病症状,以及自杀行为和意图两个指标;第二级筛查为一般心理问题,分为内化心理问题和外化心理问题。其中,内化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怖、躯体化等。外化心理问题的7个指标包括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自残行为、饮食问题、睡眠问题等。第三级筛查为发展困扰筛查,包括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等5个指标。第一、二级筛查是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核心,第三级筛查主要反映学生心理困扰的来源,提示可能存在的潜在心理问题。 对上海9所高校近2万名200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进行综合测量,第一类检测出的有效对象占比约为20%,第二类检测出的有效对象占比约为25%,第三类检测出的有效对象占比约为52%;“仍然感觉自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占比为20.5%,“曾经感觉自己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占比为12.8%,“接受过心理咨询治疗”的占比为7.9%。

总体来看,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一级和二级心理问题占比已接近50%,但并不能就此断定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这些数据只能作为参考,需要与其他数据进行比较。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上升,可能还与2017年以前多采用UP I测试,筛查指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不同,分类标准不一致有关。根据教育部心理测评中心提供的数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在某些项目中较为敏感,导致筛查率有所上升。根据全国其他高校的反馈,近两万名上海大学生中一级和二级检测对象占比与其他高校相比并不明显增高,与同类高校相近。 此外,考虑到新生需要面临环境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等复杂的成长任务,更难得出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结论。总之,虽然在统计上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接近一半,但仍需要结合总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

2、00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为躯体问题、抑郁、焦虑等。

2000年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向好,但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比较普遍,此外心理韧性、环境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也比较明显。

心理测评数据显示,00后大学生UPI量表中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兴奋状态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躯体化因子得分高说明00后大学生存在多种不明确的躯体不适症状,这些大学生在精神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往往出现躯体症状,倾向于将心理问题解释为躯体问题。00后大学生在UPI量表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依次为强迫倾向、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与PHI量表的数据相一致,相互印证。总体来看,00后大学生居前几位的心理问题是强迫倾向、人际敏感、焦虑、自信心、注意力和意志品质问题。在以上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说明男生在这些维度上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女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异,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但差异不显著。 在人际关系维度上,农村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学生,说明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敏感度更高。

3. 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1995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但无显著差异

从近五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来看,2000后大学生的内心焦虑与1995后大学生相比有所上升。2000后大学生的焦虑、幻想、自律性以及二阶因子中的适应性和焦虑、懦弱性和果断性基本上与大学生的内心焦虑有密切的关系。在内心焦虑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焦虑和自律性会上升,幻想会下降。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大学生的内心焦虑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从以往的调查结果来看,他们的焦虑水平是逐年上升的。但总体来看,20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1995后大学生,但没有显著差异。

2000年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1995年后大学生,表现为精神障碍患病率明显高于1995年后大学生。目前,约有1.5%的2000年后大学生被医院诊断为精神疾病(不包括瞒报、不报),其中抑郁、情感、焦虑、强迫症、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占多数,部分学生还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从不同入学时间的视角考察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发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近五年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社交性、稳定性、支配性、兴奋性、敢做敢为、敏感性、老练性、实验性、独立性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断下降的人格因素包括社交性、支配性、敢做敢为等,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可以发现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支配性和敢做敢为在下降,大学生更加谦虚、顺从,冒险意识在逐年下降,顾虑在增加;另一方面,老练性、实验性、紧张性、独立性等因素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说明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在观念上更加自由开放,反对激进主义,更加自主负责,决策迅速,但也缺乏集体主义。 在行为举止上,他们变得更加精明圆滑,善于处世为人,尽量不与他人发生直接冲突。

四川强迫症医院_强迫症心里咨询师_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室

3.0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

1、2000年以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更愿意倾诉,也更容易干预。

部分00后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已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并就医治疗。进入大学后,在新生入学第一周和军训期间,一些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因行为表现明显异于常人而被及时发现。对于发病早、异常行为突出的学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似乎表明需要关注的学生数量比前几年有所增加。这是因为他们在考试、咨询等场合更愿意说出自己的问题,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状态,不怕表达自己有过心理问题,有消极悲观的想法。因此,我们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心理筛查,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

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也说明中学时期心理障碍的治疗对学生维持良好的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导致病情发展复杂化,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问题或危机,严重者甚至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2、00后大学生更容易“低头族”,避免不必要的人际交往,这也导致现实交往中比较敏感。

量表显示,00后大学生社交能力下降,不怎么关心现实人际交往,更愿意独处,这可能与手机使用率的增加有关。00后成长于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大多喜欢在网络虚拟交流平台上与人交流,在生活中更倾向于做“低头族”,缺乏现实中与人沟通互动的能力。00后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强,这也与学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增加有关,相对而言,他们花在面对面交往上的时间较少,通常在现实交往中隐藏自己,情绪上也倾向于内向。

0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在意别人视线”占50.0%,“时刻关注身边的人”占44.9%。与往年大学生心理状况数据相比,00后大学生整体人际交往心理素质水平有所下降,一旦涉及到现实交往,他们更加敏感,更加在意“别人怎么看我”,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这说明大量“低头族”的出现,使得0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沟通技巧和实践能力,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交友、恋爱容易受挫。一旦遭遇挫折,心理承受力和抗打击能力较弱,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焦虑等情绪,进而发展为心理问题。 00后大学生即便在网络上获得了更多的虚拟体验,但对于真实的交流依然有着渴望和向往。

3. 成长于激烈的学业竞争环境中的00后大学生更容易紧张、焦虑

调查显示,2000后大学生躯体化、紧张、焦虑等项目得分明显较高,他们更容易出现担忧、紧张和焦虑,这和他们成长的环境有关。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压力日益增大,学生从小就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在竞争中获胜才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2000后大学生是“上班族”第一代,课外兴趣班、课外辅导班是他们除学校教育外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这体现出拥有教育资源方式的差异,另一方面,激烈竞争的学习状态势必会反映在20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2000后大学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 但同时,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相对受到父母的关爱,生活条件也相对较好,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加客观、宽容地看待自己的各类心理状况。

00后大学生的紧张焦虑也会影响其求助方式的选择。通过相关心理健康量表的测量发现,在求助方式的选择上,倾向于自救的学生在心理测试中的得分高于倾向于帮助他人的学生,尤其是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维度上。这说明学会向他人求助是提高心理健康的一种方式。

4、00后大学生善于“人机”沟通,但现实感较弱,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网络世界、网络游戏、家长的过度呵护,共同造成了“00后”大学生现实感淡薄、生活常识缺乏的心理状态。一方面,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让青春期后期本就敏感冲动的“00后”大学生更容易沉迷于幻想、容易情绪化。“00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多时间花在“人机交流”上,更多使用自动化电器,更多上网查找资料获取知识信息,更多通过电脑、手机与他人交流,更多徜徉在虚拟的数字世界。他们缺乏与现实世界的接触,缺乏对现实的感受,缺乏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一些“00后”大学生明显缺乏常识和生活经验,甚至不知道“如何判断水是否烧开了”。

成都强迫症心理咨询室_四川强迫症医院_强迫症心里咨询师

此外,优越的生活环境、父母的过度呵护,使得00后大学生对现实成就的渴望降低,而个人的精神心理情感需求更加凸显,在舒适区外维持时间和状态相对困难,因此缺乏坚持和韧性,表现为做事缺乏韧劲,吃苦精神相对较差,脆弱性略显突出。

四、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和目标。[2]2000年以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心理特点突出、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高、心理问题比较明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统筹规划,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衔接

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都源于中小学阶段,即其在中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任务没有顺利完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帮助。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统筹规划,既要关注青少年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不同侧重点,又要关注学生心理和人格发展的连续性,共同应对2000年以后出生的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心理需求。同时,应明确要求中小学建设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室,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各阶段开展“医教结合”心理服务工作,让更多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得到及时救治,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高校要形成育人合力,发挥高校育人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作用。

高校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的优势,为全员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培养2000年以后大学生的阳光心态和韧性;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建立危机防控四级预警体系,倡导每一位教职工都有义务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合理引导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减轻学生的心理困扰。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全方位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做好一对一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高校还应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倡导辅导员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日常生活等。

3.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

目前,相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已不能满足00后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需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自主性,硬性灌输会适得其反,他们需要参与性更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通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其中。

在遵守正确的价值方向和公众舆论取向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在线社交媒体上易于操作和运行的课程,例如在线媒体,例如“ Tik Tok”和“网站”和“ 00 Post-00”大学生聚集在一起,以使学生能够熟悉和批准,并在同一时间上受到批准,并逐渐流行。太具体了,因为“ 00后”的大学生的兴趣和美学是多元化的,因此,不建议仅仅有利于一方面,因此,所选的流行元素需要流行,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特征,即“ 00后”大学生,以使他们的兴趣范围有所吸引。或在参加活动期间分配任务,以刺激他们的责任感和学习自主权。

参考:

[1] Wang 。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