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真相还原与反思,是什么让少年走上绝路?时间:2024-07-16 12:13 近日,成都市第49中学一名16岁学生坠楼身亡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5月11日晚,新华社记者连夜采访学校、教育局、公安部门、死者家属等各方主要负责人,试图还原事件始末。 监控录像还原成都市第49中学学生小林坠楼前的活动过程(视频来源:四川新闻网) 随着更多细节被揭露,真相得以还原,事实得以澄清,引发的舆论风波也终将平息。但我们更应该问的是:是什么让这个本该绽放光彩的少年,一步步走上冰冷的死亡之路? 监控录像还原了小林(化名)死前的运动轨迹,让人心痛不已。林妈妈至今还无法面对儿子去世的事实。是的,这么阳光帅气的儿子,学习成绩优异,两个小时前见面时还谈笑风生,他怎么会如此果断地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小林临终前曾告诉母亲,自己考得不好,让她不用担心,“这不是高考,我会考好高考的。”我们身边有无数个小林,成绩好、阳光、懂事,都是家长和老师可以信赖的孩子。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过度自信,家长和老师看不到,“小林”们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今年3月,《中国国家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年)》正式发布。其中《2009-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跨年演变》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青少年抑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在10%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在30%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接近40%,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0.9%-12.5%。这份报告再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小林并不是孤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更多关注,齐鲁名师对此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01 把握学生人生成长的心理方向 王立新 青岛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西校区,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工程人选,首届齐鲁最美教师奖提名人,山东省敬业奉献人物,全国中学生心理咨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信息化2.0指导专家 成都49名中学生死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我们在深感惋惜的同时,也在思考,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学生内心成长的发展轨迹又如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学生出现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不能陪伴孩子,孩子在生活中缺少关爱。当情感问题得不到解决,负面情绪就会日积月累;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会产生一些低落情绪,或者被指责学习成绩下降,得不到重视,甚至被忽视,使得学生情绪低落,找不到乐趣,没有成就感,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厌倦。第三方面是随着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在“顺境”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愿意让学生受一点苦。 总以为不让学生受苦就是最好的爱,从而错过了逆境中的养成,缺少压力教育和磨练教育,导致学生内心的承受力极低,一遇到问题就顶不住。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校园欺凌、不良社会信息的干扰、生活中突发的灾难等。 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我们教师该如何维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防御呢? 首先,教师应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分析数据库。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包括父母情况、父母性格、父母职业、生活规律、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建立对学生的无缝监管,随时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 其次,教师要自学心理技能,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用专业的方法解决专业的问题,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科学的指导和解决办法。 三、学校建立【生命关爱课堂】,每周进行一次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理想养成教育和人生价值观建构教育,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明确的人生价值观追求和积极的学习状态。 第四,学校、班级要定期组织一些生活体验的情境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体验对生活有全面的认识,增加内在的抗压能力。 五是学校或班级建立“心灵之窗”告白箱,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心理宣泄的窗口,让他们及时释放自己的心理困惑,并获得与老师的及时沟通与交流。 六是建立家庭、学校、学生之间及时沟通渠道,做好家长的关心陪伴工作,不让父母爱的缺失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遗憾。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专业、定期的育儿知识培训。 02 切实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 曲怀英 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齐鲁名师建设工程第四期人选、山东省心理健康工作坊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师、济南市教学标兵,荣获国家精品课程二等奖、省级精品课程二等奖、市级精品课程一等奖、济南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 每次看到这样的事件,我都觉得很心痛。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生来就不热爱生命,也没有一个人不惧怕死亡。但当一个人对生存的恐惧大于对死亡的恐惧时,他就会选择伤害自己,自杀。 那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应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落到实处呢? 1、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全校教师共同维护。所有教师都应具备新课程所体现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才会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减少因厌恶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第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班主任时刻关注的,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时间,针对班级孩子近期出现的问题,进行班会和心理健康教育。 3、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专业心理教师的辅导。首先,各校专业心理教师要对全校学生讲授心理健康课程,起到预防作用。主题可以是:人际沟通、生命教育、自我发展、情绪调节等。其次,心理教师要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可以针对某类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对于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要积极关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化解心理危机。对于有精神障碍需要到医院评估的学生,需要社区配合。 第四,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家长的充分参与。学校要做好家校合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做榜样、做陪伴者、做倾听者、做支持者,不断给孩子注入心理营养,不断学习亲子沟通技巧,与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动力! 总之,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学科教师、心理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维护和关注,减少孩子的压力与恐惧,让孩子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让每个孩子的生命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教育部此前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齐鲁名师张萍老师也对在日常学校生活中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我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 1.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根据不同年龄段、年级的特点,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 对于七年级学生,重点关注学习适应、同伴关系、亲子沟通、生命教育咨询等;对于八年级学生,重点关注青春期心理咨询、异性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对于九年级学生,重点关注情绪宣泄、学习策略、应对挫折、考试心理咨询等。 2.开展个人、团体心理咨询活动 学校建立了温馨的心理咨询室,鼓励需要咨询的学生寻求个别咨询,同时设立心理信箱、心理咨询热线,多渠道向学生宣传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改变了人们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观念。 对于有类似心理问题的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在讨论中对自身问题获得感悟和认识,进而改善态度和行为。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建立小组合作,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对教师进行心理知识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 教师平时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培训,了解学生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将心理学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心理知识培训可以帮助班主任及早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纠正。 4. 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加强亲子关系 我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好,父母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的,所以我们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培训、家庭教育讲座,帮助家长学会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刚柔结合,家长的教育方式及时跟上孩子心理发展的变化。 5.为特殊家庭儿童提供心理安慰 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家庭中一方或双方缺乏情感的孩子,往往性格沉默寡言,情感冷漠,不信任他人,害怕与人交往,但又十分渴望他人的关注。这些孩子非常需要情感上的慰藉。我们通过团体活动和互动,让他们感受到团体的温暖,让他们参与到帮助他人的活动中,让他们在帮助他人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积极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6.利用学校隐性课程——校园文化,进行心理教育,把无声教育与有声教育结合起来 建立心理教育黑板、出版心理教育校刊、开设心理图书馆阅览室、开展“心理专题”手报等,会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起到渗透、暗示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心理教育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教育。 张平 枣庄市市中区实验中学副校长,高级英语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新疆优秀教师”、“山东省创新型班主任”、“山东省第四届齐鲁名师候选人”称号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小觑,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科学引导、及时干预,才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悲剧。 愿全社会共同努力,让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