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 >>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家长与学生对精神疾病认知的误区与挑战
详细内容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家长与学生对精神疾病认知的误区与挑战

时间:2024-11-30 12:14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我们对“心理学”一直存在很多误解,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任重而道远!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室_低落的心情怎么调节_心里低落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段时间经历了几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心情十分沉重。

第一件事是:一个学生有非常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周围的人都可以看到。然而孩子的父母却不同意,也不愿意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他们坚称是因为孩子遇到了“神附体”,没有道理说一旦神明供奉了孩子就没事了,除非他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断;

第二件事是:一名学生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他觉得接受心理咨询就意味着自己是个精神病人,会被别人瞧不起。他更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受到学校的批评。注意并记入档案,将对你以后的考研、工作、升职等产生影响;

第三件事是:一名初中生因遇到一点小挫折,不愿意上学,父母直接将他送到精神卫生中心诊治并服药。孩子也很“配合”,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那么严重。疾病不需要心理治疗。

还有很多很多让我觉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真的很重要。

心理健康是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得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完整状态。它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温馨的家庭氛围、有一个互相理解的同伴群体,是患者在患上精神疾病后能够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目前,整个社会对精神疾病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耻辱感,个人对精神疾病也存在着严重的耻辱感。我们大学生及其家长也是如此,严重影响个体的成长发展和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 。

第01部分

我所经历的误会,

你也是这样吗?

作为一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我经历过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各种误解。

误区一:

在大多数大学生眼中,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是精神疾病患者去的地方。心理中心是精神疾病治疗的场所,其提供的服务是治疗精神疾病患者的场所。一旦你向学校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就说明你“神经质”了。他们会担心周围同学、家长的负面态度和意见,会被贴上没有安全感、性格缺陷、情感控制力差等标签。 例如:心理协会招收新生,邀请学生参加时,很多学生都会说,我没有病,我不需要加入心理协会。

误区二:

大学生对精神疾病患者有自动的负面评价和情感反应。一方面,对有其他心理问题的患者存在偏见,认为他们是危险的,不愿意与他们有太多接触,甚至断绝联系;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普遍担心自己的心理问题会被朋友、同学、家人、甚至陌生人知道,因为这会引起别人的偏见、怜悯和嘲笑。例如:很多学生对宿舍里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存在偏见,不愿意与其交往;他们不愿意让宿舍里的同学知道他们有心理问题,生活在面具下。

误区三: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在经历了心理困惑后,不愿意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传统的尊卑观念,导致一些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怀有怨恨。他们普遍认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只是在咨询时授课的普通老师,无法理解他们的烦恼和疑惑。因此,每当询问学生是否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时,一些学生会因为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误解而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我做过一项调查,发现70%的大学生会立即向朋友寻求帮助,7%向辅导员寻求帮助,10%向家长寻求帮助,4%向辅导员寻求帮助,9%向其他人寻求帮助。我对这样的调查数据感到非常震惊,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心理疾病和心理咨询的严重误解。

误区四:

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心理问题可以自己解决,无需寻求专业帮助。寻求心理咨询是软弱的表现。寻求专业帮助会被视为能力低下的表现,这会威胁到他们的自尊并产生羞耻感。这比当下的痛苦更让他们难以接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相信“先人自救,后天助人”,问题要自己解决。寻求帮助是“无能和羞耻的象征”,他们担心这会损害自己的“面子”,即使人们常常觉得很难谈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误区五:

我们很多大学生家长对于精神疾病也存在严重的认知偏见。他们认为孩子的精神问题只是心情不好,不需要去看医生。他们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也不愿意让亲朋好友知道自己的孩子患有精神疾病。朋友和学校老师都知道孩子有心理问题,甚至孩子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阶段,但他们仍然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另外,有的孩子被确诊为精神疾病后,不配合用药,尤其是家长不让孩子服药,随意减量或停药,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六:

大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存在误解。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大多数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事实上,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为心理正常的学生和遇到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发展咨询和健康心理咨询。比如涉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学习、爱情、家庭等问题。而且,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询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咨询模式,非常重视咨询效果的教育性、支持性、指导性。涉及到的认识层次一般比较浅,基本上是意识层次。主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心理治疗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所做的就是处理心理异常的患者,主要是用药物治疗。所以,有时候很多家长和大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学校提供免费心理咨询,非要送我去医院。

误区七:

对于心理咨询存在“咨询恐惧”。在现实世界中,学生对未知咨询的恐惧可能导致在选择治疗时犹豫和胆怯。由于大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理、流程、方法,就会产生一些顾虑。他们害怕被卷入治疗模式,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担心过去的创伤被再次提及,担心心理咨询根本不起作用。

误区八:

许多大学生因为精神疾病的耻辱和耻辱,不重视自己的精神疾病,而长期拖延寻求帮助。当他们接受心理治疗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咨询和治疗的效果。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室_心里低落_低落的心情怎么调节

误解九:

也有很多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给我解决问题。他们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一定能找到好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其实,心理咨询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在于你自身的改变和行动。心理咨询只是帮你解决问题,但关键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如果你不认同咨询师的想法和建议,更不愿意采取行动,心理咨询就不会有效。

误区十:

学校里也有很多老师对心理咨询也存在误解。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得这么好,他们的心理问题就是来自于他们。他们只是自命不凡,不应该被忽视。有的甚至认为应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嗯,根本不需要心理咨询;有些学业和工作管理老师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心理老师身上,认为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就是你的心理老师需要解决,何必去医院治疗。

误区十一:

当然,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也有很多大学生过于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他们经常夸大一些非常正常的情绪表达的症状,担心自己会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且经常在网上查看各种相关信息,导致误判也产生强烈的暗示。提示越多,问题就越严重。

第02部分

什么是精神疾病耻辱?

精神疾病耻辱?

“耻辱”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人身上的记号或符号,表明该人有行为或道德缺陷,人们会因此而拒绝和回避。污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是刻板印象、标签、偏见和歧视的复杂结合。污名化人群具有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负面特征,如犯罪状况、身心缺陷、言行不规范等。耻辱导致他们的价值受损,他们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公众会对被污名化的人形成刻板印象,并以偏见、歧视等反应对待他们,从而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精神疾病耻辱是耻辱的一种,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的负面评价、负面情感体验和歧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大多数公众没有专业知识储备,不了解各类精神疾病之间症状和严重程度的差异。相反,他们将其视为精神障碍。不明确、不可预测、不可控,存在潜在的暴力危险或安全隐患。因此,与身体疾病相比,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更为严厉,更容易产生负面评价。这种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刻板印象,会导致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更大的恐惧、愤怒、回避、社交距离、偏见和歧视,甚至在疾病症状得到控制后的恢复期,污名化的负面影响也会更大。也坚持。公众污名导致被污名者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歧视,并且也影响到他的家人和朋友,并产生相关的污名。个人会将耻辱内化并形成自我耻辱。污名化者会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内化,并对自己产生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表现为自责、自嘲、社交退缩和负面情绪等,甚至自暴自弃、行为退缩。 。自我污名会使被污名者感受到强烈的刻板印象威胁和污名压力。他们可能会因为寻求心理帮助而感到羞耻,向亲友隐瞒自己的病情等。

社会群体普遍对精神疾病患者抱有不友好、不接受的态度。他们被社会贴上“特殊群体”和“其他人”的标签。最终,大多数社会群体对精神疾病患者抱有偏见、歧视和负面刻板印象。印象。被负面标签的意识,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已有的许多刻板印象,例如不被信任、被认为是危险的和愚蠢的,可能会导致被污名化的人在与他人交谈和交流时缺乏自信,有些人甚至可能避免与他人交流。

羞(自)主要是因自己的病而产生的羞(耻)。社会把有心理问题的人贴上变态、不正常的标签,然后把他们贬低为低等人。患者自己似乎也接受了这种设置,并觉得自己为患有这种疾病感到羞耻。近年来,我们在心理咨询临床案例中发现,虽然很多人能够对心理和精神疾病抱有宽容的态度,能够正确理解并及时治疗,但从寻求心理帮助的人数比例来看,研究发现,个人的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心理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大。级别越高,越愿意公开接受心理治疗,也越愿意广泛利用有效资源。然而,仍然有一些人对精神心理问题抱有“污名”。最可怕的是,无论怀疑、厌恶、不信任是来自他人,还是发自内心,对精神心理问题的歧视、羞耻、偏见、污名都会阻碍患者正视问题,使患者无法正视问题。他们受苦。疼的时间比较长。因此,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有强烈的“耻辱感”,觉得生病是一种“耻辱”,是无法向外界表达的事情。这种“耻辱”会影响有多少精神疾病患者寻求帮助。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普及心理健康科普的重要性。

第03部分

作为一个社会个体

我们应该怎样

正确看待精神疾病?

这里我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心理健康素养十项举措(2018年版)》为大家科普一下。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有所帮助。

1、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得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完整状态。心理健康关系到个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心理健康,知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2、遇到心理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是责任和智慧的表现。

当前的社会现象是,很多人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他们认为看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就意味着自己患有精神疾病;他们认为有严重的疾病需要治疗;他们认为向别人寻求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你自己的问题;事实上,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并不意味着你生病了,也不意味着你的病情很严重。相反,心理健康状况相对健康的人往往更能够主动寻求帮助。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主动寻求帮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责任、自理、智慧的表现。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可以向医院相关部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寻求帮助。寻求帮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3.抑郁焦虑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但需要早期评估和积极治疗

抑郁和焦虑都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如果您出现情绪低落、严重失眠、兴趣丧失、精神不振、悲观厌世等一系列身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且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的情况,患有抑郁。抑郁会导致精神痛苦、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无法正常生活,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抑郁患者自杀风险较高,需要及时预防。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忧虑、烦躁不安,伴有心跳加快、手颤抖、出汗、尿频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惊恐障碍。公众应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认识,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就医,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抑郁和焦虑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来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并防止复发。

4、服用精神药物时,必须遵医嘱,不要滥用,也不要自行减量或停药。

药物治疗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精神药物的种类很多,每种药物在剂量、适用范围、禁忌症、副作用等方面都有其特点。精神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不可自行随意使用。滥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其他危害。服药期间,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自己的实际情况,尊重医生按时复诊的要求,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继续遵照医生指示用药,不要急于停药。随意调整剂量甚至停药,可能会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因人而异。您应该与您的医生沟通咨询。不要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5、适量运动有利于情绪健康,可以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

作为心理学老师,我们都要求学生通过运动来改善症状并获得更好的自我效能感。但很多学生坚持不了,甚至认为这样没有效果。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也有助于心理健康。运动时,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又称快乐激素,它不仅具有镇痛作用,而且还是天然的抑郁。运动可以帮助平静情绪、缓解焦虑。锻炼还可以提高自信心并促进社交互动。坚持适度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加有效。锻炼的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特点来选择,动起来就有效果。

六、要理解、关心精神疾病患者,不歧视、排斥。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意寻求治疗,也不敢让周围的人知道。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害怕受到歧视。很多人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排斥源于对这种疾病的不了解。事实上,精神疾病经过有效治疗是可以缓解甚至康复的。因此,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症状控制后,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功能和社会角色。将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和不适当的,并且可能会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保持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病情的改善和康复。我们都应该给予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不歧视,不排斥,如果可以的话,给予一些温暖的关怀。

7、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室_低落的心情怎么调节_心里低落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来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法看似可以缓解你当时的心情,但它们可能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比如抽烟、喝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虽然可能会给当时的心情带来缓解,但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首先,调整思想。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减少基于客观现实的极端和扭曲的认识。

其次,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人交谈并获得情感和实际支持。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利用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爱好来调节情绪。确定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期的身心健康。

8.改变对精神疾病的态度

我们要把精神障碍当作普通疾病来对待,懂得坚持治疗、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性,相信精神疾病是可以治疗的。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首先害怕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会歧视自己,周围的人又害怕患者会危及自己。周围的异样目光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阻碍了他们正常的就医、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事实上,精神障碍(包括失眠、抑郁、焦虑症)实际上是与高血压、胃肠炎一样常见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其原因大多来自大脑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和外界心理压力。我们要学会科学正确地认识精神疾病,按照精神科医生的要求安心治疗。

9.消除一些“误解”确实很重要

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看医生确实没有什么可耻的。如果你有心理困惑,你需要周围人的支持。大胆告诉亲朋好友,大胆寻求帮助。帮助和接受是康复的基础;很多精神疾病患者会因为羞耻感而长期拖延治疗,而当他们接受心理治疗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能及早到相关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评估和检查,精神障碍的治疗会更加及时有效。因此,家属不应利用“污名”来逃避患者的治疗。越早诊断、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越好。有些患者愿意来就诊,但拒绝吃药,认为可以和医生谈谈。只要两句话就可以了。

从专家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如果能够自我调节,一般不会去医院看病。如果你自己调节不了,医生也不可能只靠几句话就让你的精神障碍得到改善。因此,只要患者的症状符合一定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就应该按照医疗程序进行治疗。但客观现实是,患者不愿意服药,或者服药一段时间后停止服药,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服药时间不得不进一步延长。这种情况很常见。要知道,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需要一段时间,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有些人服用精神药物,甚至只是安眠药,旁边的人会告诉他们不要服用,因为如果服用,他们就会“变傻”。

事实上,国内精神科药物基本遵循国际标准,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高度保证。吸毒后不可能造成让人变傻这么严重的后果。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那些一开始患有失眠或抑郁的人,将精神药物视为毒药,生怕服用过多会出现问题。其实,原则上服用精神药物不会对心脏、肝脏、肾脏等造成大的损害,只是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因人而异。因此,你必须记住遵循精神科医生的指示。这是恢复的关键。

第04部分

作为一所大学,

我们应该如何更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为新生提供公共必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力倡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辅修课程让全体学生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训练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话剧等。根据学校学生特点,建议开发校本教材。

二、明确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容

为了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我们必须首先阐明普遍的内容。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普及内容至少包括以下方面:心理健康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心理发展和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心理健康标准;识别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的识别;如何正确理解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如何解决自己的污名和耻辱;如何正确治疗精神疾病的患者;如何维持心理健康;如何合理发泄情绪;如何应对困难和挫折;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如何适当地帮助您周围的人获得心理健康;如何陪伴他们周围的精神疾病的人,等等。让所有大学生接受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此外,必须对同伴心理咨询,阶级心理委员会成员,宿舍心理知情者和其他团体进行更多专业的培训,以便他们在学校甚至离开校园后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3。扩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

除了普及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外,我们还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新媒体的优势,并以大学生愿意愿意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接受。

首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籍,期刊,动画和其他形式,并广泛使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和其他平台,以组织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产品以及公众的创建和广播服务公告以传播自尊,信心和乐观。现代文明概念和心理健康知识;

第二个是通过开展学生喜欢的各种心理活动来实现知识的目的,例如:体育和健身,质量发展,团体辅导,心理戏剧,园艺心理治疗,音乐心理治疗,绘画心理治疗,茶艺术心理治疗,书法,书法和绘画心理治疗等;

第三个是生产新的媒体产品,通过新的媒体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巧妙地推广了心理健康知识。例如:心理简短视频,心理动画,心理音频,心理图形,同伴微观课程等;

第四个是充分利用新的媒体平台,例如微信官方帐户,微信视频帐户,帐户,帐户和校园广播,积极占据了新的媒体职位,并增强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第五,通过辅导员,同伴心理咨询,阶级心理委员会成员和宿舍心理知情者团队,在班级,宿舍和俱乐部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

第六,通过邀请外部学校心理咨询专家,精神科医生和公众人物来交流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第七,在5月25日心理健康日和10月10日心理健康日等特殊时期,加强了心理科学普遍的工作。

4。建立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遍团队

学校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团队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全日制和兼职心理咨询团队,大学心理咨询站团队,意识形态和政治顾问,同伴心理咨询,阶级心理委员会成员,宿舍心理信息人员,专业课程的老师,父母,专业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在心理教育的工作中,他们发挥各自的工作功能,并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场合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遍性工作。

此外,还应建立一个新的媒体技术团队,包括:视频团队:早期视频设计,导演,创造力,视频编辑,拍摄,后编辑等;社区运营:平台管理,维护,粉丝维护等;新媒体编辑:媒体文案,图形和文本设计的新设计和编辑;真正利用新的媒体产品和技术平台。

心理健康科学普及,

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一起做吗?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