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胆小孤僻心理咨询|母亲的强势对家庭的毁灭性影响,你知道吗?时间:2024-09-15 12:06 很多人都知道,母亲对孩子和家庭非常重要。俗话说:娶个好老婆,富三代!但一个强势的母亲对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毁灭性的。为什么呢? 最近看了《美国连环杀手纪录片》,惊讶地发现,很多变态杀手似乎都拥有一些共同的成长背景:他们基本都来自母亲强势的家庭。这让我非常好奇,于是在网上搜索了几篇文章。将相关文章整理在一起,希望能对学生们未来的家庭、择偶提供积极的指导。 点击查看: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当事人讲述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 1. 母亲越强势,儿子越弱,女儿越霸道 女强人不等同于女强人,我们说的女强,更多是指人品,而不是事业。很多女强人在工作上是“铁娘子”,在家里却成了“小娘子”,婚姻也非常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业上可能不是很成功,但脾气不好,很霸道,在家里特别喜欢说了算。我们把这种喜欢在家里当“女王”的妻子称为女强人。 曾经有一本书叫《女人不狠,地位不稳》,专门讲过,女人越厉害,丈夫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夫妻之间就越不和谐,丈夫出轨的几率也就越大,因为丈夫从你身上得不到他想要的爱,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所以他不得不从其他女人身上寻求安慰。近些年,如果我们单看情感剧,就能发现,当女人在家庭中过于强势的时候,不但丈夫受到压制,儿子的成长也很不好,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女人越强势,儿子就越不可能像她一样强势,反而会比较弱。 一个健康的家庭中,父亲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我们常说丈夫、父亲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仅意味着男人承担着家庭的经济重担,更要在家里起到主导作用,否则,父亲缺位或者父亲无力,权力就落在母亲身上,对儿子女儿的心态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后果。 心理咨询发现,一般来说,当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越来越边缘化时,母亲就会越来越强势,甚至说了算,从孩子永远会认同同性父母的角度来说,女儿则会认同强势的母亲,久而久之,她也会变成强势的女儿。很多家庭中,关系紧张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即强势的母亲,一定有强势的女儿;脾气暴躁的母亲,一定有强势的女儿,一定会把坏脾气遗传给女儿。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女儿反抗母亲的暴政时,也在偷偷地继承母亲的暴政,并且会自然而然地带给她和女儿未来关系的影响。 如果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总看到妈妈对爸爸过于生气,长大后就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转移到自己的亲密关系中,总是莫名其妙地对男朋友或者丈夫生气。我在心理咨询中,遇到过一个女人,就是典型的暴脾气,总是无缘无故地对丈夫发脾气。后来,在一次聊天中,我问起她父母之间的关系,原来,她妈妈跟她脾气一样,也喜欢对爸爸吼叫。中国有句古话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就是讲的父母认同心理。专横的父亲,必然有专横的儿子,唠叨的母亲,必然养出唠叨的女儿。就这样,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充当榜样,塑造他们的性格,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 强势母亲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掌控家庭和孩子的母亲。 坚强母亲的四个悲剧特征: ①自以为是 ②专横跋扈 ③ 指指点点 ④找毛病 坚强妈妈的四种常见行为: ① 你必须听妈妈的话,凡事都是她说了算。 ②严密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清楚了解孩子的行踪和行为。 ③孩子的一切活动都要向她汇报,必要时必须取得她的同意才能行动。 ④对孩子的生活盲目地指示、干涉,无理地操纵孩子的公私生活。 坚强母亲的三大心理根源: ① 外强中干,缺乏安全感,不独立,自我价值需要不断靠外界事物来证明。 ②占有欲、女儿情结强,把所有情感负担都放在女儿身上。 ③从童年到成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控制、操纵成为习惯性行为。 2、约束使孩子失去信心,情绪不稳定,没有主见,凡事都过于依赖父母。过分严厉的管教很容易抹杀孩子的个性。 母亲管教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工作、上级、下属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否则会对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专家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类母亲,工作上强悍能干,事业有成,因此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一旦孩子做得不好,就可能被母亲训斥一顿。这种“占主导”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很多母亲把养育孩子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如果能成功地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她们往往会把自己的价值附加到孩子身上,孩子成功就是她们的成功,孩子失败就是她们的失败,因此,很多母亲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束缚下变得自卑。过分的要求使年幼的孩子失去安全感,增加心理压力,这时候,孩子就变得疲惫不堪,任何批评都无法打动他,变得软弱、懒惰。 在强势的母亲面前,女儿会选择无条件地认同她,而儿子则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无条件地逃避。对此,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段精彩的总结:“如果母亲富有,母亲权威性太强,整天对家里的其他人唠叨,女孩子可能会模仿她,变得刻薄挑剔;男孩子则时刻处于守势,害怕被批评,想方设法找机会表现自己的顺从。”因为,当母亲总是责备、批评丈夫时,她其实就是在责备、批评所有的男人。作为男人,儿子也难免会像父亲一样躲在荒无人烟的角落里。 所以当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妻子喜欢嘲笑和讽刺自己懦弱的丈夫时,她其实也在把这种嘲笑和讽刺抛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强势的妻子必定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她越是指责丈夫懦弱,儿子就越是懦弱。 心理咨询发现,强势的母亲养不出强势的儿子,反而养不出软弱甚至无用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也比比皆是,武则天强大到夺取了李唐王朝,称帝,但她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懦弱,平庸。 再说慈禧太后也很厉害,她联合恭亲王懿弑杀了八位受托照顾孤儿的大臣,和慈安太后一起治理国家。但是她生下的儿子却不上不下,同治帝也是个废物,最后去看同治帝也是个懦弱平庸的人,他在一定程度上被母亲逼着去嫖妓,因为慈禧对他管教很严,干涉他娶的皇后类型,导致他夫妻性生活无法进行,只好在外面纵情。这就是认同的权力。 3.强势的母亲会令儿子缺乏男子气概。 如今很多母亲都很能干,在治理和掌控家庭上,常常依赖母亲的意志和领导力,结果父亲的权威无法彰显其领导力,一个家庭若想维持相对和谐,父亲只能“坚决支持”母亲的意见和建议,否则就会发生争吵或冷战,结果软弱的父亲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庭领导地位。 从母亲的角度来说,可能是:第一,母亲本身没有安全感,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得到外界,特别是家人的认可;第二,母亲发现丈夫不能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出于焦虑,母亲要行使主导权;第三,母亲认为父亲无能、愚蠢,不会提出任何建设性的建议,所以什么事都自己决定;第四,母亲从小就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喜欢控制和操纵别人的行为;第五,母亲有很强的占有欲,把所有的情感负担都放在孩子身上。 生活在这样的母系家庭中的男孩,确实非常不幸。从心理上来说,男孩成长过程中需要一个高大的男性身影,在父亲缺失的情况下,男孩很有可能会认为男人就像自己的父亲,女人就像母亲。孩子小的时候,坚强的母亲不会表现出任何问题。然而到了婴儿期、儿童期,孩子就会因为父亲的懦弱,无法阻止母亲对孩子的过多干涉,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一:男孩难以男性化。孩子对男性力量的理解较少,会患上“父爱缺失综合征”,缺乏男性气质,体重、身高、运动等发育缓慢,出现焦虑、自控等问题,出现软弱等情感障碍,性格变得懦弱、胆小、孤僻、自卑,将来步入社会时,会经历各种不适,无法按照性别角色规范行事,喜欢嫁给强势女性,无法成为值得依赖的丈夫。 问题二:孩子不尊重权威。在父亲权威缺失的家庭中,孩子不仅不会从父亲身上学会尊重权威、理解等级制度,还会认为男人都和父亲一样。面对强势的母亲,孩子往往会本能地讨好“强势”的母亲,尤其是男孩,也会随波逐流,不自觉地反抗父亲,不重视父亲的意见。 问题三:过度保护孩子。母亲太强势,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会成为典型的保护者。她害怕自己担心的问题发生在孩子身上,对孩子不好的事情她都不能容忍,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滤掉、避免。结果母亲包办一切,要求孩子在思想、行为上都跟着她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懂,完全依赖母亲,这更加印证了母亲的想法。 问题四: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强势妈妈往往能力强,是完美主义者,她们把养育孩子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从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将自己的价值附加在孩子身上。不可否认,这些强势妈妈付出了很多,但正是这些“付出”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很容易导致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在孩子长大后造成心理伤害,导致自卑。 问题五:让孩子难以独立。强势的母亲不仅在丈夫面前强势,在孩子面前也一样,不允许孩子说“不”。长期处于母亲强势控制下的孩子,自然会忽视孩子的特点和感受,生活中无法独立。孩子没有太多做决定的机会,一切都由强势的母亲教导、指挥、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失去解决问题和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对母亲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 问题六:孩子学会消极抵抗。强势的母亲让孩子丧失自尊,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母亲,无法产生做事的动力,在权力的压力下,孩子知道抵抗是无用的,尽管心里说着“不”,但只能表达表面的服从,这也是孩子觉得只有通过消极抵抗才能拥有自主权的原因。因此,当孩子面对自己无法掌控、不愿意做的事情时,往往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拖延症就此产生。 点击查看 问题7:孩子很难学会社交。父母是孩子认识的第一个同性和异性的人,与他们友好相处,可以帮助孩子在长大后学会如何与同性和异性朋友相处,决定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强势母亲的管教下,这种社交被扭曲,使孩子害怕被否定和拒绝,习惯于隐藏内心的感受,这种防御模式使他倾向于与社会隔绝,难以融入社会。 问题8:强势的母亲会导致“恋母情结”。强势的母亲投入的爱越多,她期望的回报越大,母子之间的纽带越深厚,她甚至可能把儿子当成“替代配偶”,作为唯一的情感支持对象。最后她可能渴望占有儿子,甚至渴望分享他拥有的一切。这让孩子很难摆脱母亲的影响,获得真正的自我。这让男孩长大后很难认同其他女孩,更难认同对母亲的依赖。 总结来说,过于强势的妈妈或是跟孩子接触较多的妈妈,一定要让孩子对父亲有一个好的了解和正确的印象,其实聪明的妈妈总会给父亲机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亲的存在,尊重丈夫,才是父权制最好的体现。 当然,父亲也不能逃避自己的责任,应该争取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最后,要知道强控制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武力控制孩子的思想或情绪,也可能意味着温柔而有力的关怀或甜言蜜语的强控制。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