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脾气暴躁心理咨询|柏燕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电视节目心理顾问及荣誉奖项获得者时间:2024-12-11 12:19 白燕仪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活力心理咨询、畅销心理书籍作者。 2008年至今,已办理个人心理咨询10000余场次,家庭咨询案件2000余起,团体领导500小时。曾在中央电视台《夜线》、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重庆卫视《谢谢你来》、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等多档电视节目中担任心理咨询师。 《焦虑成年人和看不见的孩子》、《爱情是残酷的,你需要学习一些擒拿技巧》、《女人挖陷阱,男人跳》、《别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人民调解工作“和谐之星”。 2015年荣获北京3月8日红旗手荣誉勋章。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肖睿 她总能从复杂的关系和矛盾中挑出主线,轻松化解争斗,也让亲友之间的恩怨烟消云散。她能言善辩,讲道理,讲亲情,用俏皮话消除矛盾,化解纠纷。她就是不经意间为人们内心注入软力量的白燕仪。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她已办理了10000多场次的心理咨询。她说:“每一次咨询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我希望给来访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关心的眼神和温暖。我的问候,而是希望他们能以我为镜子,映照出他们真实的样子,重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获得心灵的成长。” 记者:在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您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白彦逸:以前我的咨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成长问题,比如“频繁跳槽对我有什么影响”,或者“如何开始一段感情”;第二,情感婚姻方面诸如“我的伴侣喜欢别人”或“如果我心里有别人怎么办?”之类的问题。等等。如今,关于亲子关系的咨询增多,比如“我的孩子不理我”、“我的孩子在家里总是发脾气”,有的孩子脾气不好或者有青春期问题。尤其是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在家上网课时出现抑郁、焦虑,进而引发厌学、自残等问题。 记者:青少年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白燕益: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孩子习惯了每天上下学的规律学习生活,状态的突然变化很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另一方面,其实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的家庭是一个整体系统,而家庭系统的主要部分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如果家庭系统出现了问题,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感到紧张、焦虑,或者自卑。而积极的家庭引导往往可以塑造出自信、乐观、阳光的性格。所以我们就讲到孩子的很多问题,比如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青春期的叛逆、早恋等等,表面上是出现在孩子身上,但实际上是从孩子身上体现到了整个家庭。 。系统问题。 记者:孩子脾气不好,但是很胆小。原因是什么? 白彦逸: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窝在窝里”。他们在家里很烦躁,但在外面却很胆怯。其实,这是因为孩子在家庭中感到安全,同时也感到被允许和包容。即使处于过度包容的状态,所以他所有的表达都是完全自由的。但我们只是用了一个词,叫过度包容。过度包容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比如,一个孩子突然把爷爷的眼镜扯下来扔在地上。不仅没有人阻止,他的奶奶也说道:“你看我们的孙子多有趣,多好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实际上是冒犯别人的,他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他进入社会,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再次出现时,有些家长可能会说:“你为什么这么粗鲁?”也许其他孩子不会和他一起玩。这时候孩子的社会地位就会受到挫败,他会有一种恐惧感,感觉家庭内外的差异特别大。这种巨大的差异,会让他的情绪更加不稳定,同时,他也不敢在外界环境中表达和释放。这使得他回到家后会变得更加烦躁,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家庭内的过度保护也会让孩子缺乏适应家庭外环境的能力,因为他在家里习惯了,但是社会上的其他人不会保护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家人确实如此。这种无法掌控环境的焦虑会让孩子胆怯,不敢去尝试更多。所以我想告诉家长要学会正确地爱孩子,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帮助。只有通过这种良性的心理建设,孩子才有内在的力量去面对社会竞争和社会交往。 记者:孩子脾气很顽固,说什么都不听怎么办? 白燕益:这要看孩子处于什么年龄段。0岁到18岁,在成人的过程中有两个特殊的年龄段。孩子会特别不愿意配合父母。 3岁左右,因为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里有一些独立的东西。很多家长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进幼儿园后特别胆大或者特别胆小。其实和他三岁左右的时候是一样的“固执”。 “是有关系的,如果这个时候家人给他更多的限制、禁止或者嘲笑的话,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对抗感。第二个年龄段是人类长期的青春期,原则上来说是从12岁到18岁,但其实从9岁左右开始,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特别固执,因为他们经常表达自己特别想表达的东西并没有被真正听到或尊重,所以他想要。实现他内心的诉求和愿望,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比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理解你现在在做什么”。 记者:面对丧偶育儿,你该怎么办? 白燕仪:首先要明确的是,如果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确实不能依赖伴侣,那么这绝不是简单地体现在教育孩子上,而是意味着“丧偶”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守寡”。 a 这个家庭的婚姻状况。被“丧偶”的父母内心一定感到孤独、愤怒、委屈、无助。这些情绪很有可能会带入到孩子的教育中。这个问题很复杂,所以我能给的一点建议是,这位“丧偶”的父母应该学会为他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幸福。因为生活中肯定不仅有婚姻,还有社交、工作等,如果暂时的婚姻问题不能很好的处理和解决,那么首先要让自己过上更幸福、更充实的生活,想办法让自己过上更幸福、更充实的生活。自己开心就好。起床之道,因为只有幸福的父母才能以良好、平静的心态面对孩子,才有可能给孩子提供健康有力的陪伴。 记者:在教育、批评孩子的时候,家长往往会介入。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白彦逸: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老人总是插手的话,首先你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跟老人争论,因为如果你当着孩子的面向老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发生一些争吵,就会出现另一个教育悖论。我们教导孩子要孝顺、尊敬老人。如果我们和长辈发生争执,那么这个言传身教就会被打破。事实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老人常常觉得自己的情感和权威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进行干预。那么如果顺其自然的话,我们就可以对孩子说:“爷爷奶奶对不起你,如果你知道爷爷奶奶那么爱你,你就应该做一个更懂事的好孩子,这样才能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为了你祖父母的爱。”你,对吧?”这样,你不仅表现出对祖父母的尊重,也引导孩子更加尊重老人。当你克服了老人的情感“能量”后,你会发现家庭关系少了很多。对抗,老人会成为你的助手和助推器。 记者:《家庭教育法》的颁布会对家长造成很大的限制吗?家长应该如何学习“家庭教育”? 白燕仪:有的家长可能觉得我已经过得很辛苦了,现在又有法案来限制我了。但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法案也是对家长的一种保护。我曾经在法制节目上看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母亲不小心殴打了孩子,导致孩子受重伤。孩子成了植物人。母亲也被判刑。这位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不,她平时和孩子们的矛盾太多了。她开始与孩子们形成对抗,“打了她两巴掌”,然后越打越狠。或许那天她情绪太过激动,但当她真正醒来的时候,却已经酿成了一场大祸。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法律给予的界限和警示,人们很难控制自己行为的惯性。这种惰性可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创伤和难以挽回的损失。 其实,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一生中总会面临的一件事就是选择,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现在更多的法律法规出台,作为家长,想要“持证上岗”,其实有很多学习渠道。现在有很多心理学课程和教育课程。这些都是社会资源。选择要完成什么样的资源。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的过程。但不可能说你必须学会??“如何为人父母”才能成为父母,因为生命中最美的东西就是多样性、可变性和不确定性,而你永远无法真正学会它。这其实是一个父母和孩子一起不断成长、共同学习的过程。 记者: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该如何分工? 白燕仪:在家庭教育的分工上,最好是有条件的夫妻共同努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么能够夫妻共同努力也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其实,我们现在比较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夫妻心意不一致,导致夫妻之间不协调。在家庭教育中,其实很难做到非常明确的分工。这并不是“我做饭,你洗碗”那么简单。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分配一定要根据家庭的不同身份来进行。比如说,如果一个家庭的母亲是一位女强人,女人负责持家,那么父亲就应该多做一些;如果夫妻双方工作都很忙,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让爷爷奶奶多配合。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和最现实的生活情况来划分家庭的分工比例,而不是一刀切。我想告诉父母的一件事是:只要心态积极,情绪稳定,夫妻关系良好,父母给予孩子的陪伴越多,孩子就越受益。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