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新闻动态 >> 成都心理咨询|了解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与常见创伤事件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了解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与常见创伤事件

时间:2024-08-19 12:22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近年来,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个心理术语渐渐被大家熟知,而网友们也为“XX”PTSD发明了各种新词,用来形容某些话语、人或事物对自己造成的心理阴影,留下“后遗症”。

玩笑归玩笑,我们回到心理学层面,来谈谈什么是 PTSD。

什么是 PTSD?

既然叫“创伤后应激障碍”,那我们首先要对“创伤”下个定义,它指的是那些确实伤害或威胁到我们生命和身体的事件,如目睹死亡或受伤、身体受到攻击、参与战争、性侵犯、遭遇车祸、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虐待等都是常见的创伤事件。

如果一个人在经历创伤一个月之后,仍然有非常强烈的应激反应,感觉非常痛苦,症状不仅没有消失的趋势,反而变得更加严重,那么他可能患上了PTSD。

PTSD 的症状是什么?

PTSD的核心症状之一叫侵入性重现,即患者经常感觉自己回到了创伤发生时的情景,伴随非常严重的应激性生理反应,比如手抖、心跳加速、脉搏加快、出汗、紧张等。在睡眠中,可能会做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噩梦,或者脑中频繁出现创伤场景的闪回。

由于一些创伤性刺激会引起患者的焦虑,从而产生一些回避症状,尽力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人、事、物,甚至地点和想法。

成都心理康复_成都心理病_成都创伤应激障碍心理咨询

由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患者常常会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甚至对别人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

患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会发生很负面的变化,会觉得世界不再安全、自己愧疚、长久后悔等等,逐渐变得愤怒、麻木。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战争

最早对创伤心理的研究始于美国。越战结束后,退伍老兵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脑海里不断重演战争场景,很多人精神上变得麻木,性格变得孤僻暴躁,甚至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这些症状当时被称为“炮弹休克”或“战争神经症”。美国社会动员了大量心理学家为这些老兵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相关研究开始兴起。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民防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自然灾害种类、强度、发生频率居世界之首。除自然灾害外,还有车祸、火灾、化学事故、爆炸等人为灾害。据统计,经历过创伤性事件的女性中,20%的人会患上PTSD,而男性中,80%的人会逐渐患上PTSD。若不及时治疗,PTSD将成为终身疾病。因此,在防灾救灾过程中,对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进行心理筛查、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我国对PTSD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灾后心理创伤研究与救治工作始于1994年克拉玛依大火之后,2008年汶川地震后,灾难心理学与灾后心理援助受到极大关注,但针对灾后心理创伤预防与康复的临床心理学研究较少,创伤治疗人才也较为匮乏。

近年来,各地民防部门相继成立了专业心理防护队伍,在防空、救灾行动中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抚、稳定群众情绪,消除战争、灾害对群众心理造成的影响。

组建专业心理防护队伍,要保证参加人员的专业性,成员必须经过系统正规培训,具备心理咨询资格,具有丰富的心理测量、咨询实践经验。可由人防部门牵头,依托社会组织,以心理咨询协会为平台,以科研院所心理专家、各大医院心理医生为骨干,组建人防心理防护专业队伍。

民防心理保护队的主要职责是:

成都心理病_成都创伤应激障碍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康复

加强对策研究

针对应对现代战争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需要,选取若干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

加强心理知识宣传

应用心理学知识,结合战时防空需要和平时处置突发事件需要,编写心理防护宣传教育材料,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积极参加专业队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类人群普及心理防护知识。

参与处理突发事件

针对战争、灾难造成的心理创伤,要加强研究,组织演练。战争预警时,主要解决心理恐慌;战争(灾难)发生时,主要解决伤残造成的心理痛苦;战争(灾难)后果消除时,主要解决伤残造成的心理痛苦;预警……期间,主要解决伤残和亲友分离、财产损失等造成的心理创伤。

目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大规模发展;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仍时有本土病例出现。年初疫情来势凶猛时,不少人遭遇不幸,社会心理问题普遍严重,不少人精神紧张、焦虑,甚至惊恐不安,食欲不振、睡不着觉,整天处于心神不宁的状态,甚至进一步影响身体健康,形成恶性循环。面对疫情,人防心理防护队提供一些实用、简便、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正确认识情绪

面对肆虐的疫情,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出恐惧、惊慌、担忧、愤怒、烦躁、脾气暴躁;有些人可能会花大量时间阅读有关疫情的新闻、与他人反复讨论;而另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说话少、状态消极、食欲差、睡眠不好等症状。

成都心理病_成都心理康复_成都创伤应激障碍心理咨询

这些都是人体自然的应激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轻度至中度的情绪应激反应是正常的,不会影响人的学习和生活,并会随着疫情的消失而逐渐消失。所以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这些负面情绪。

如果应激反应明显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比如很多人长时间待在家里,反复刷微博、微信后,出现胸闷、头晕、不适、失眠、做噩梦等症状,有时甚至只出现咳嗽。如果你有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普通感冒症状,但总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就需要及时进行心理调整或心理危机干预。

学会调节情绪

控制刷屏时间。每天固定时间查看疫情信息,不超过1小时,也不要安排在睡前。睡前刷屏容易导致失眠,甚至影响第二天的心情。

关注正面信息。负面、虚假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真假难辨,正面信息很容易被忽视。提高信息判断能力,不要只看信息表面,还要根据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信息支撑证据和逻辑进行科学判断,避免被谣言误导。因此,要查看权威信息平台发布的新闻,如国家卫健委官方信息发布平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

转移注意力,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比如:和家人聊天、和朋友视频聊天;做家务;辅导孩子做作业、做手工;看书、看电视剧、听音乐;每天锻炼身体,比如八段锦、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睡眠节奏,早睡早起,半夜不要看手机。保持健康饮食,吃清淡、丰富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保持免疫力。即使不能出门,也要注意个人卫生。

学会放松自己。我们可以尝试正念呼吸放松法,坐下来,关注自己的呼吸,感受当下的生活。

正念呼吸放松法:按照“1-2-3-4”的规律缓慢深吸气,让空气充满胸腔约4秒钟,呼吸要均匀、舒适、有节奏。屏住呼吸,让空气吸气后,稍停片刻。感觉轻松、舒适,不要憋气。自然缓慢地呼气,让空气从肺部排出。此时,你的肩膀、胸部,甚至横膈膜都会感到轻松舒适。同时,想象随着呼气,慢慢排出紧张、恐惧、压力,感觉身体越来越放松,心情越来越平和。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负面情绪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引起失眠、头痛等身体不适,可以随时拨打当地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