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 >>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家长和学生应如何应对?
详细内容

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家长和学生应如何应对?

时间:2024-06-22 12:28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几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心情十分沉重。

第一件事是:一个学生有非常明显的精神疾病症状,身边的人都能看出来,但孩子的家长不同意,不愿意带孩子去看精神科医生,坚持认为孩子是“被鬼附身了”,只要给鬼喂食,孩子就没事了。无论怎么解释都说不通,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评估诊断。

第二件事是: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认为接受心理咨询就意味着自己是精神病人,会被别人看不起。又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泄露,被学校注意到,被记录在档案里,影响自己以后考研、工作、升职等。

第三件事是:一个初中生,因为遇到了一点挫折,不愿意上学,就被家长直接送到了心理健康中心诊治,还吃了药。孩子也很“配合”,其实孩子并没有那么严重的病,不需要心理治疗。

还有很多,让我感觉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真的很重要。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良好、情绪稳定、行为得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状态,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温馨的家庭氛围、患上精神疾病后有相互理解的同龄人群体,是患者能否良好康复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现象依然严重,个体对精神疾病也有严重的耻辱感。我们的大学生及其家长也同样如此,严重影响个人的成长发展和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

您是否也和我一样,经历过同样的误解?

作为一名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亲身经历过大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各种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在多数大学生眼中,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就是精神病人去的地方。心理中心是治疗精神病的地方,他们提供的服务就是治疗精神病患者。一旦你到学校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就意味着你“精神病了”。你会担心被同学、家长负面看待和评论,被贴上没有安全感、性格有缺陷、情感控制力差的标签。举个例子:心理协会招收新会员,邀请学生参加的时候,很多学生会说,我没病,我没必要加入心理协会。

误区二:大学生对有精神疾病的人有自动负面评价和情感反应。一方面,他们对其他有精神问题的人抱有偏见,认为他们很危险,不愿意和他们有太多的接触,甚至断绝来往;另一方面,大家普遍担心自己的精神问题会被身边的朋友、同学、家人,甚至陌生人知道,因为这会引起别人的偏见、怜悯和嘲笑。例如:很多学生对宿舍里一个有精神问题的同学抱有偏见,不愿意和他交往;不愿意让宿舍里的同学知道自己有精神问题,戴着面具过着自己的生活。

误区三: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在出现心理困惑的时候,不愿意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寻求帮助。传统的尊师重教观念,使得部分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保留态度,普遍认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只是在辅导时说教的普通老师,无法理解他们的烦恼和疑惑。因此,每当问到学生是否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干预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误解,不会主动选择寻求帮助。我曾经做过调查,大学生出现心理困惑时,最先寻求帮助的人是身边的朋友,占70%,辅导员,占7%,父母,占10%,辅导员,占4%,其他人,占9%。这样的调查数据让我很震惊,充分说明了我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缺乏,对心理疾病和心理咨询存在着严重的误解。

低落的心情怎么调节_低落情绪怎么调节_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室

误区四:很多学生认为心理问题不需要专业帮助,可以自己解决。寻求心理咨询是软弱的表现。寻求专业帮助会被视为能力低下的表现,会威胁到他们的自尊心,产生羞耻感,这比当下的痛苦更让他们难以接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认为“人自救,天助也助人”,有问题要自己解决。寻求帮助是“无能和羞耻的象征”,还有担心会损害自己的“面子”,即使自己无法解决问题,人们也常常难以开口,不愿主动寻求帮助。

误区五:我们很多大学生家长对精神疾病也存在着严重的认知偏差,认为孩子精神问题只是心情不好,不需要去看医生。他们更不愿意承认孩子有精神疾病,也不愿意让亲朋好友、学校老师知道孩子有精神问题。甚至当孩子的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阶段时,他们仍然不愿意带孩子去医院接受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另外,有些孩子在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后,不配合用药,尤其是家长不让孩子吃药,随意减药、停药,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六: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也有误解。由于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概念认识不清,大多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治疗。其实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主要工作范围是为心理正常的学生和遇到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和健康性心理咨询。比如涉及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职业选择问题、学校问题、爱情、家庭等问题。另外,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咨询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预防性和发展性咨询模式,重视咨询效果的教育性、支持性和引导性。涉及的认识程度一般比较浅,基本处于意识层面。主要通过谈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心理治疗师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所做的工作是面对心理异常的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所以有时候很多家长和大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学校有免费心理咨询,一定要叫我去医院。

误区七:对心理咨询存在“咨询恐惧”。现实生活中,学生在选择治疗时可能会犹豫、胆怯,因为他们对未知的咨询方式心存恐惧。大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理、流程、方法,担心被卷入治疗模式,担心隐私被泄露,担心过去的创伤被再次提起,担心心理咨询根本不起作用。

误区八:很多大学生因为心理疾病的污名化和羞耻感,不重视自己的心理疾病,等了很久才寻求帮助,等到接受心理治疗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直接影响了咨询和治疗的效果。

误区九:很多大学生仍然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咨询会帮自己解决问题,认为心理咨询是万能的,一定会找到好的办法帮自己。其实,心理咨询产生效果的根本动力在于自己的改变和行动,心理咨询只是帮你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如果你不认同咨询师的想法和建议,更不愿意采取行动,那么心理咨询就不会有效果。

误区十:还有不少学校老师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有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那么好,根本不用担心心理问题,就是装模作样,不值得理睬。有的认为,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了,就不需要心理咨询。有的学生事务管理老师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心理老师身上,认为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是心理老师要解决的,没必要去医院治疗。

误区十一:当然,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很多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过度关注,经常夸大一些正常的情绪表达,担心自己得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并频繁上网搜索各种相关信息,导致判断错误,从而产生强烈的暗示,暗示越多,问题就越严重。

什么是精神疾病污名?什么是精神疾病污名?

“污名”一词源于古希腊,指刻在或烙在人身上的标记或符号,表示此人有行为或道德上的缺陷,人们会因此而排斥、回避。污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是刻板印象、标签、偏见和歧视的复杂组合。被污名化的人具有不被社会欢迎的负面特征,如犯罪身份、身体和精神缺陷,或言行不符合规范。污名化导致其价值观受损,被排除在群体之外。公众会对被污名化的人形成刻板印象,以偏见、歧视等反应对待他们,从而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

精神疾病污名是污名的一种,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评价、负面情感体验和歧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存在功能障碍,大部分公众没有专业知识储备,不了解各种精神疾病之间症状的差异和严重程度,而是统一地将其视为无意识的、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具有潜在暴力或安全隐患的疾病。因此,相对于躯体疾病,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会更加严苛,更容易产生负面评价。这种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负面刻板印象,会导致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产生更大的恐惧、愤怒、回避、社会距离、偏见和歧视,污名的负面影响即使在疾病症状得到控制后的恢复期也会持续存在。公众污名使得被污名化的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歧视,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个体会内化污名,形成自我污名。遭受污名化的人会内化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将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转向自己,表现为自责、自贬、社会退缩和负面情绪,甚至自我抛弃和行为退缩。自我污名会让遭受污名化的人感受到强烈的刻板印象威胁和污名压力,他们可能会羞于寻求心理帮助,并向亲朋好友隐瞒自己的病情。

社会群体普遍对精神病患者抱有不友好、不接受的态度,他们被社会贴上“特殊群体”和“他者”的标签,最终导致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歧视和负面刻板印象。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贴上了负面标签,意识到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存在诸多刻板印象,如不被信任、危险、愚蠢等时,那些被污名化的个体就会缺乏与他人交谈的信心,甚至会避免与他人交流。

低落的心情怎么调节_低落情绪怎么调节_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室

自我感主要是因自身患病而产生的羞耻感。社会将有心理问题的人打上不正常、不正常的烙印,进而将他们贬低到较低的层次。患者本身似乎也接受了这种设定,认为患病是可耻的。近几年,我们在心理咨询临床案例中发现,虽然很多人能够宽容心理、精神疾病,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治疗,且从寻求心理帮助的人群比例来看,个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愿意坦然接受心理治疗,越愿意广泛利用有效资源,但人群中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对心理、心理问题产生“自我感”。最可怕的是,无论这些怀疑、厌恶、不信任的目光是来自他人还是来自自己的内心,对心理、心理问题的歧视、羞耻、偏见和污名化都会阻碍患者直面问题,使患者受到的伤害更为长久。 因此,精神病患者往往有很强的“耻辱感”,觉得生病是一件“羞耻的事”,无法向外界表达。这种“羞耻感”进而影响了不少精神病患者求助的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

作为社会个体,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精神疾病?

这里我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精神卫生素养十项原则(2018年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有所帮助。

1、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认知良好、情绪稳定、行为得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状态。心理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健康影响着生理健康,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着生理健康的影响。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知道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第二,出现心理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是责任感和智慧的体现。目前社会的现象是,很多人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认为看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就是有心理疾病;病情严重才需要看医生;寻求他人帮助就是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心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并不代表自己有病或者病情严重,相反,心理健康相对健康的人,往往更能主动寻求帮助,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抱有更乐观的态度。主动寻求帮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更是责任感、自理能力和智慧的体现。出现心理问题时,可以向医院相关部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社工机构寻求帮助。 求助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与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3、抑郁焦虑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需要及早评估、积极治疗。抑郁和焦虑都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如果情绪低落,严重失眠,兴趣减退或精力不振,精神不振,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一系列躯体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通过自身努力无法缓解,就可能患上了抑郁。抑郁会导致精神痛苦,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不能正常生活,甚至产生悲观厌世情绪。抑郁症患者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预防。焦虑症的特点是体验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客观对象的神经性担忧,焦躁不安,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惊恐障碍。 公众应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的认识,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寻求治疗,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抑郁和焦虑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的方式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防止复发。

4.按医嘱服用精神类药物,切勿滥用,更不要自行停药。药物治疗是多种精神疾病的常见有效治疗方法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在剂量、适用范围、禁忌症、副作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产生药物依赖等危害。用药期间,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自己的实际情况,尊重医生按时复诊的要求,并遵照医生指导调整药物类别和剂量。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继续遵照医生的用药指示,不应贸然停药。随意调整剂量甚至停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加重的风险。 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因人而异,应与医生沟通咨询,切勿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5、适度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作为心理学教师,我们都要求学生动起来,通过运动改善症状,获得更好的自我效能感。但很多学生坚持不下来,甚至认为没有效果。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心理健康也是有帮助和益处的。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有镇痛作用,还是一种天然的抑郁。运动有助于平复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增强自信心,促进社交。坚持适度运动,每周三至五天,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对预防和缓解焦虑更有效抑郁运动的方式可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选择,动则有功。

6、要理解和关爱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很多精神疾病患者不愿意就医,也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受到歧视。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大多是源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其实,精神心理疾病经过有效的治疗,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治愈的。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症状的控制后,是可以承担起家庭功能、工作功能和社会角色的。没有必要也不适宜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这样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保持劳动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宜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我们都应该给予精神疾病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不歧视、不排斥,有条件的话,多给他们一些温暖的关怀。

7、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缓解压力的方法看似能缓解当时的情绪,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缓解压力的方法。比如抽烟、喝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虽然可能给当时的情绪带来缓解,但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生活适应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一是调整自己的观念。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负面思想;立足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扭曲的认知。二是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三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用适度的运动、健康的爱好来调节情绪。 判断什么是科学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主要看这种方法是否有利于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期的身心健康。

8、转变对精神疾病的认知态度。把精神障碍当成常见病来看待,认识到坚持治疗和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性,相信精神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来说,首先是害怕周围的人知道他们的病情后会歧视他们,而周围的人又害怕患者会危害自己。周围异样的眼光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妨碍他们正常就医、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其实,精神障碍(包括失眠症、抑郁、焦虑症等)其实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与高血压、胃肠炎等疾病一样常见,其病因多来自脑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和外界的心理压力。我们要学会科学正确地认识精神疾病,按照精神科医生的要求安心治疗。

低落的心情怎么调节_低落情绪怎么调节_成都情绪低落心理咨询室

9、消除一些“误区”确实很重要。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看医生并不丢人,如果有心理困惑,需要身边人的支持,大胆告诉亲朋好友,大胆寻求帮助。接受是康复的基础。很多心理疾病患者会因为疾病的污名化而拖延很久,等到来心理治疗的时候已经相当严重了。如果能尽早到相关心理健康机构进行评估检查,治疗心理障碍会更加及时有效。所以家属不要带着“污名化”回避患者的治疗,越早诊断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越有利。有些患者愿意看医生,但不愿意吃药,认为跟医生说说话就能好起来。从专家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如果能够自我调节,一般不会去医院治疗。如果不能自我调节,医生不可能只用几句话就能改善他们的精神障碍。所以,只要患者的症状符合一定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就应该按照医学程序进行治疗。但客观现实是,患者不愿意吃药,或者吃药一段时间后就停药,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用药时间不得不进一步延长。这种情况很常见。要知道,精神病的用药需要一段时间,甚至长达数年;有的人吃精神类药物,甚至只是吃安眠药,身边的人就会告诉他们不要吃了,因为会“变傻”。其实,国产精神类药物基本是按照国际标准,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很高的保证,绝不会导致吃药后变傻这样的严重后果。 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刚开始失眠、抑郁人,把精神类药物当成毒药,怕吃太多会出问题。其实吃精神类药物原则上不会对心脏、肝脏、肾脏等造成大的损害,但会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而且因人而异。所以一定要记得听从精神科医生的医嘱,这才是康复的关键。

作为高校,应该如何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为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辅修课,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切实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境剧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学生特点,建议开发校本教材。

2.明确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内容

为了根据多年的工作,我们的心理知识首先澄清了人数。羞耻感;如何保持精神疾病;迭代的心理咨询信息官员,即使在离开心理咨询之后,他们也可以在学校中发挥重要作用。

3.扩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渠道

除了普及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外,我们还应该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渠道和方式全面发挥作用,尤其是为新媒体的优势提供全面的效果,并以大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提供了精神健康知识。 IQUE和公共团体辅导广告,并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和心理健康知识的现代文明概念;新媒体的作品并巧妙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 诸如:简短的心理视频,心理动画,心理音频,心理图片和文本,同行心理咨询巡回赛等;会员和宿舍的心理心理咨询官员在班级,宿舍和俱乐部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

4.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团队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全日制和兼职心理咨询顾问,大学心理咨询站团队,意识形态和政治辅导员,同伴心理咨询,班级心理委员会成员,宿舍心理信息官员,专业课程教师,专业的课程教师,专业人士在专业的医院中进行了良好的职能,他们的职业范围是在专业方面进行的。另外,有必要建立

新的媒体技术团队包括:视频团队:早期视频设计,创造力,视频编辑,射击,后编辑等:平台管理,维护,粉丝维护等。

普遍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