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2004年法制日报:阳光下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四年巡礼时间:2024-12-19 12:18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2004年8月24日 11:08 法制日报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在阳光下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犯罪之旅 组右 自2000年9月中央综治委在成都召开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经验交流会以来,我国预防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四年。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加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帮助和矫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党和政府深切关注 任何有远见的国家都会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孩子和未来。多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2000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 2001年初,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成立了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分析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新部署。 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4月27日,全国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 8月18日,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日益完善,工作力量不断加强。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0%的地级市和部分县、区、街道成立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犯罪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中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13个增加到18个,有的地方还根据需要扩大了参与部门。各地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组织集中行动、纳入综合治理考核等方式,探索建立监测预警、协调联动、责任考核等长效机制,形成了各负其责的工作局面。各司其职,共同管控疫情。春风化作细雨,无声无息 积极推进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教育一体化,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工程。江西省瑞昌市以实施“免疫工程”为载体,以养成教育为核心。在中小学设立家长教育中心,融道德、法理、情感于一体,实行“学校托育、家庭托育、社会支持”。 ”并取得明显成效。法院判处的25岁以下青少年比例由1992年的68%下降到2003年的29.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通过设立家长学校、亲子学校、咨询辅导站等方式,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理念。作为安康计划社区活动的一部分,1000多个安康课堂和“安康福利之家”全国已建立家长学校32万多所,广播家长学校3万多所。 针对青少年特点,增强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的感染力和感染力,是全社会不断探索的课题。各部门采用深受未成年人喜爱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广泛开展雄鹰比赛、十八岁成人礼、青少年公民道德建设等实践活动。目前,全国所有小学均聘请了思想道德课专任教师,聘请校外辅导员超过80万人,建立青少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站8.9万多个。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和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扎实深入开展法制教育。 2003年,全国80%以上的中小学配备了法律副校长,建立了3000多所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各地还广泛开展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他们开通心理咨询和服务热线,建立自我保护教育学校,举办夏令营,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质。为明天播下希望 “上不了学、有家却回不去、有工作却无所事事”是游荡在社会上的游手好闲青少年的主要特征。他们处于家庭、学校、社会无法控制的状态。一旦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他们就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此,上海等一些地方开始聘请专职社区社工青少年事务,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门联络援助系统,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把教育矫正措施融入审判、起诉、拘留等环节,不断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当前,我国少年法庭建设蓬勃发展。全国有少年法庭2420个,少年法庭法官7200余人。基本上,所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都由少年法庭审理。以保护为基础,各级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式与成年人不同。比如,对于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原则上不使用束缚、讯问。地点一般不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未成年管教所把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有的地方还开展心理咨询和矫治。各级专门机构与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对刑满释放青少年进行安置、帮教。 2002年,全国成立帮教小组3.6万多个,帮教人数9万多人,帮教对象改善率达到83%。上海:专业社工帮助社区闲散青少年 “感谢社工救了我的儿子……”这是一位母亲在写给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信中的心声。刘女士的儿子小李,从小父母就离婚了,他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母子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得知这一情况后,所在街道的青少年事务社工王培军利用社工的专业沟通技巧,进行了40余次访谈,帮助小丽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推荐她就业,引导小丽回归。走上正常的生活轨道。 这是上海青少年事务社工为社区闲散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解决实际困难的一个范例。也是上海市团委深入推进社区青少年工作、有效预防青少年的一个缩影。 在上海,社区闲散青少年主要包括16岁至25岁、无固定工作、无固定收入、已终止学业的青少年。他们缺乏自制力,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2002年4月,上海成立了由18个委、局组成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并向街道、镇、居(村)委会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团市委。今年年初,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上海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成立。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为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是民办非企业协会。 2003年8月以来,按照每名社工接触社区150名闲散青少年的比例,通过公开报名、考试、面试、岗前专业培训等方式,招聘了社会工作、社会学、教育等方面的人员530余人。心理学、心理学等专业领域的青少年组成了青少年事务社工团队。他们活跃在全市各个街道、乡镇,为社区青少年提供面对面的个案、团体服务等专业服务,成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力量。 各级团组织对社区闲散青少年实行分类管理,制定了社区青少年“一人一卡”分类管理办法。社工选拔具有相同背景、共同问题的社区青少年开展“集体联谊活动”和社区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社工利用融冰游戏、朋辈辅导、格式塔团体定向等专业技术,开展青少年职业发展小组互动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社区青少年喜欢上网、喜欢发短信、晚睡晚起等特点,社工还为青少年探索了“网络QQ沟通法”。网吧闲逛、社区内向青少年的“短信沟通法”、情感服务等。方式、上门资源方式等赢得了社区青少年的信任,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和管理的有效性。 目前,专业社工服务已在浦东、卢湾、徐汇、闸北四区实现社区青少年全覆盖。累计推荐社区闲散青年近4.5万人就业,为3.3万人提供各类技能知识培训。自2003年8月以来,徐汇区2440名社区闲散青少年无一人犯罪,社区闲散青少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团工天津: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防线 天津市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和社区法律顾问作用,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三合一防线,遏制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占全部犯罪的比重由2002年的50%下降到2003年的44.9%。 天津市选派3683名政法干部担任中小学法律副校长,举办法律副校长培训班11期,不断强化法律副校长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共建校外普法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少年看守所、戒毒所、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基地,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律夏”等活动。开展“我和爸爸妈妈学法律营”活动。举办法制讲座、报告8000场,有效促进预防青少年犯罪。 天津市选派一批优秀德育教师担任街道综合治理所副主任或社区法律顾问,负责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预防社区青少年。天津市第九十中学梁卫平老师是社区聘请的社区法律顾问。三年来,她和街道辅导员工作组的同事定期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积极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父母离婚后,孩子小龙一直与残疾失业的母亲生活在一起。由于学习成绩不佳、家庭经济困难,他即将退学。梁老师得知后,坚持给孩子补课,并经常在生活、经济上帮助他。他还积极帮他申请低保,联系学校减免学费,获得慈善奖学金,帮助小龙逐渐建立了克服困难的能力。信心,从辍学的边缘回到健康向上的人生轨道。 2003年,小龙顺利考入了自己理想的中学。 近两年,天津失业青年犯罪率从2.9%下降到0.4%。同时,德育教师积极协助政法部门对有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工程”,立足社区进行帮教。河西区已确定帮扶救助人员1532人,通过教育救助改善1455人,改善率94.97%。江西正发:招募“青少年在线教育爱心大使” 刘焕荣是江西省益阳县社会福利厂的会计。她14岁时,因一场火灾,全身91%被烧毁,手上只剩下一根健康的手指。然而,她凭着顽强的毅力,练就了熟练的打字技巧。她每天至少花3个小时在网上与青少年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40名青少年摆脱精神枷锁。 江西省团委充分发挥刘焕荣典型带头作用,不断深化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积极搭建预防青少年工作载体,开展“青少年在线教育爱心大使”招募活动。 团组织把“网络教育爱心大使”作为预防青少年的重要力量,努力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一是组织“互联网教育爱心大使”,对网吧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监督,与网吧业主开展互动交流,教育引导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网吧经营。二是开展“互联网教育爱心大使”网上巡查行动,发现并举报淫秽、色情、暴力、反动等有害网站,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网络有害信息专项整治工作,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三是开通“网络妈妈”网站,建设青少年网络教育版块,加强青少年网络自我保护教育,引导青少年健康安全上网,帮助青少年戒除虚拟空间沉迷互联网的有害影响。四是依托学校电子阅览室和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打造“阳光网吧”,组织“互联网教育爱心大使”定期到“阳光网吧”开展线上培训辅导活动青少年。五是推广刘焕荣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爱心大使”的线上带头作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平等交流和志愿服务,以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培养青少年网络思维。德法教育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道路。端公让青少年远离犯罪。本报评论员 8月18日,中央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部署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预防青少年意见》。这是中央综治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采取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预防青少年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群众对青少年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预防青少年犯罪犯罪工作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宁,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当前,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总体环境良好。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之间的斗争日趋尖锐和复杂。一些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网络不良信息文化滋生。产品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各方面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 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必须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也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各级党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政府应将预防青少年犯罪纳入职能。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做好这项工作。 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必须坚持关爱未成年人。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可塑性很强,很容易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容易往坏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早预防开始,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应该以保护为基础,不仅要保护普通未成年人,还要保护犯过错误的未成年人,给他们提供鼓励、帮助、纠正和支持。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坚持教育、服务和管理相结合。预防工作的实质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四有”新人。要始终坚持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出发,从维护青少年切身利益出发,从解决青少年问题根源入手,从教育、引导、服务、管理入手。将教育体现在服务和管理中,帮助青少年澄清疑惑、解决实际困难,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必须坚持整治与建设相结合。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他们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很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方面要净化社会环境,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行为,坚决消除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因素;另一方面,要竭诚提供各种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远离犯罪。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坚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预防青少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广泛调动公民、家庭、学校、企业、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注重利用离退休同志、志愿者和社会组织。形成全员合力,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网络。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利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努力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迈上新台阶,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