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友好”要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健康”时间:2024-05-13 12:09 华夏时报记者文梅、见习记者周楠北京报道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加强课外活动场所、社区儿童之家、公共空间儿童友好改造建设,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体现了人们对城市美好生活的期待。 9月18日,亚洲教育论坛爱生理念下青少年儿童抑郁防治圆桌会议在成都举行。 北京永真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伟彦在会上表示,“儿童友好”必须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健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 抑郁已成为当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威胁。 “青少年儿童抑郁发病率上升,不能简单归咎于生物学问题。这涉及医疗、教育、社会等多个方面。” 北京大学副教授、大儒心理学创始人徐凯文指出:“我们需要更仔细、更全面地认识抑郁,校园教育、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达到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控制结果。” 孩子为何会变得抑郁? 如今,物质条件更好了,教育资源也多了,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也多了,为什么孩子们还是焦虑、抑郁?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 与平常的低落情绪不同。 抑郁的情绪低落更为显着,持续时间较长,且与情境不相称。 青少年和儿童抑郁的原因很复杂。 北京幸福慈善基金会创始人、清华大学幸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子军指出,一是遗传因素,50%的抑郁儿童至少有一个父母患有抑郁; 二是意外,青少年认知不足。孩子成熟后,会把外界的人事物等重要物体视为自己的一部分。 突然失去重要物品可能会导致抑郁; 三是认知因素。 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经历过分离、丧亲等,很容易产生消极认知。 知道世界不够友善,知道别人不爱自己,而贬低自己,产生无能、绝望的感觉,或者夸大、扭曲对人和事的认识,构成了一种疏离机制; 第四是激素的分泌和变化,青少年激素发生变化,而且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全,调节情绪的能力不完整,容易产生抑郁。 更令人痛心的是,学龄前儿童本应有最高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但事实上,30%-50%的学龄前儿童存在自责的负面情绪,陷入无助之中。 倪子君说:“这和家长的评价有关,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评价都是有条件的,这种评价模式会让孩子觉得只有执着于成功,自己才值得存在,值得被爱。因此面对失败,如果孩子批评,他们会将其解读为对自身价值的否定,从而感到自己做得更好而无能为力。“在她看来,父母是孩子灵魂最重要的保护者,但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孩子都承受着压力。 抑郁是由于父母过度焦虑造成的,如过度批评、严厉惩罚、持续压力等。 除了生物和医学方面外,青少年抑郁还需要考虑教育和社会方面。 徐凯文指出:“青少年抑郁不是简单的吃药就能解决的医学问题。学业负担过重、师生关系紧张、睡眠时间减少、原生家庭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青少年抑郁当前的“双减”政策对于青少年抑郁的防治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果家长心态不变,社会心态依然焦虑、功利,一味要求孩子达到一定的水平。 ——所谓成功,那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仍将不容乐观。” 我们应该做什么?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会影响个体当前的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干预。 而且青少年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有滞后性,到成年后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问题的根源还是和童年有关。 然而,帮助儿童青少年对抑郁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家庭、社会、学校、各环节的共同责任。 深圳市恒辉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兴嘉介绍,解决儿童心理困惑可分为前端、中端和后端。 “如果你已经达到了焦虑抑郁的状态,可以去找医生和专业人士,这是后端;如果你有焦虑抑郁的倾向,可以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这是中间而慈善组织能做的就是前端的策划和做一些科普和预防工作。” 为此,深圳市恒辉慈善基金会启动了专注于青少年抑郁防治的“知更鸟计划”,以河源高级中学为试点,为学校内的教师和心理学家进行教育赋能,并通过学校与家长建立联系。 ,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掌握亲子沟通技巧、设立专家现场咨询等。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大脑高估了威胁,低估了保护自己生命的机会。 然而,现代文明世界遇到的问题基本上不涉及生死。 当大脑在生死面前仍然用警惕来保护自己时,你就会患上“纸老虎偏执症”和过度焦虑。 对此,倪子军建议:“放下不必要的焦虑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家长来说。考不好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被老虎吃掉。通过积极心理学,我们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大脑,并不是针对抑郁,而是关注人的长处,提高幸福感,建立积极的品质,就已经对抑郁产生了预防作用。” 据记者了解,嘟嘟平台创始人张晋是一名抑郁患者,多年来一直与抑郁“斗争”。 从“跨越他人”到“跨越自我”再到“跨越人”,在他看来,“应对抑郁”,基本上是在拯救自己。 张晋认为,每个人都是对自己心理健康负责的第一人。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阳光治疗等都是“术”,每个人的自我成长就是“道”。 归根结底,从抑郁中彻底康复只能靠两句话: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我们推出的青少年劳动力成长计划,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教育和待遇,也是为了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感。” 父母的陪伴、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睡眠、符合自然的活动、满足好奇心、释放创造力而非功利性的学习,都是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良药。 “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人生,不幸的人用生命来治愈童年。” 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防治工作,用童年为生命提供能量! 据悉,本次大会由北京永真慈善基金会、深圳市壹基金慈善基金会、北京上善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成都儿童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有关政府部门、公益组织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爱心企业家等出席会议,并围绕“儿童友好理念下的儿童抑郁防治行动”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会议同时发布了《2021年成都防治青少年抑郁宣言》。 附件:《2021成都青少年抑郁防治宣言》 孩子们需要: 1、游戏和活动是人们的自然需求。 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社交、与朋友玩耍、参加家庭聚会、兴趣活动和志愿服务。 2、陪伴成长是父母的天职。 每天,父母和孩子都有机会面对面交谈,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进行全身心的交流。 3、运动有利于促进积极情绪。 积极活动,每天至少户外锻炼一小时,多晒太阳,跑步、跳舞、打球、爬山、骑自行车、玩滑板,甚至遛狗。 4、无需通过饮食来应对负面情绪。 减少零食的摄入量,避免过多含糖或淀粉类食物。 当孩子明显超重或突然暴饮暴食时,这一点尤其重要。 5、良好的睡眠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睡觉时一定要关灯或使用夜灯。 家长需要: 1. 直面问题。 不要感到尴尬,抑郁是世界各地青少年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在 COVID-19 流行之后。 2.不要责怪自己或彼此。 指责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这是一个与孩子重新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与孩子共同面对成长的机会。 3.不要压抑自己。 感到沮丧、悲伤、无助或愤怒是正常的。 与家人开诚布公地沟通并共同应对。 您还可以与有同样情况的家长进行沟通,向学校、医院、公益组织、商业机构寻求专业支持。 4.照顾好自己。 正确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当锻炼对于与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5、财富不能代替父母的陪伴和爱。 财富的意义在于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选择人生。 父母的陪伴、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的睡眠、符合自然的活动、满足好奇心、释放创造力而非功利性的学习,都是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良药。 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构建更加儿童友好的社会。 换取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将拥有美好的未来! 附录:青少年抑郁的体征和症状 1.抑郁不仅仅是一种忧郁的情绪。 如果你感到持续而无尽的悲伤、疲劳或烦躁,则需要警惕抑郁的可能。 精神不振、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拖延、迟到缺课、成绩下降等都可能是抑郁引起的问题。 3、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家庭发生变化时,要特别关注孩子的情绪、睡眠、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指导。 3、过度使用手机和网络、沉迷于电子游戏和手机游戏,以及酗酒,或者高度刺激的危险行为,甚至暴力和攻击行为,可能是青少年逃避问题的方式,但这会增加孤独并加剧抑郁 。 4.抑郁不会自动消失。 请以关心而非批评的方式进行沟通。 无论您是否能理解孩子分享的内容,请准备好倾听,专注于倾听,并承认他们正在经历的痛苦和悲伤。 不要说实话,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会无条件地支持他们,这可以极大地帮助他们感到被理解。 如果他们不愿意沟通,请不要放弃。 您可以向您孩子信任的第三方寻求帮助。 可能是同学、亲戚、朋友、老师、玩游戏的网友,也可能是能够了解孩子朋友圈、更了解孩子的专业人士。 建立新的信任关系,最重要的是,让您的孩子向他人倾诉。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