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终生学习,专业知识与自我提升并重时间:2024-09-14 12:05 如今,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现象随处可见;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也让大家颇为不安,厌学、手机成瘾、青少年抑郁、自残、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 我们都希望帮助深陷困境的人们,有些人选择成为心理咨询。 然而考取心理咨询咨询师证书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心理咨询需要终身学习和成长。 心理咨询的成长有四个方面: 第一,储备专业知识。 几本分级教材的知识量都不够,只能算是入门级,以后还需要继续学习。 第二,自行寻求心理咨询。 在成为心理咨询之前,以及初期,应该接受100-200小时以上心理咨询以提高自己的心理能力,减少个性化困扰对咨询过程的影响。 第三,开始着手处理个案 书本上的知识总是浅薄的,必须实践才能熟练,在做案例的过程中,你可以学习,可以成长。 四、接受“业务监督” 每周一次,接受“监督”。 心理督导的内容及作用: 1.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包括专业理论、技能和方法的熟练运用;分析、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 2.促进心理咨询的个人发展:包括提高心理咨询的自我认知或敏感度;审视个人在咨询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了解个性化问题如何影响咨询过程。 3.帮助心理咨询咨询师获得专业认同:包括帮助心理咨询咨询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角色,明确专业行为界限,遵守职业伦理规则,提高服务质量。 银河集团 心理咨询、与青少年打交道的学校老师、青少年机构工作人员、处理人际矛盾的人员等,都长期从事“个案咨询”,如果缺少“业务督导”,很多时候,恐怕会“事倍功半”。 比如小学生贝贝“目前心情忧虑、抑郁、不安,经常头晕、头痛、恶心、胃痛、呼吸困难,无缘无故感到害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待在教室里很不舒服,经常想离开教室出去透透气(缓解压力)。学校老师最初允许贝贝上课时离开教室,两周后,为了帮助贝贝,告诉她:“从现在开始,每天只能在上课时间离开教室一次,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时离开教室。”听到这个要求后,贝贝就不再去学校了。 当贝贝出现“更严重的焦虑”、“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是“急性惊恐发作”,她当时要求离开教室,所以必须允许她有这种自由,否则她会更加紧张。因此,老师的规则并不能帮助孩子,他们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被“循序渐进法”所“约束”,尤其是对于“严重焦虑”的孩子,在焦虑”问题尚未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规则约束”很难让孩子的“症状”消失,还可能增加孩子的压力,使问题恶化。 银河集团 通过接受“监督”,辅导员和教师可以“了解个性化困扰如何影响辅导过程” 比如一个孩子有感觉统合失调,做作业的时候粗心大意,犯了很多低级错误,老师没有学过这个专业知识:感觉统合失调导致的学习障碍有这些表现,他会用反复与别人讲道理的方式来尝试解决“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的问题,自然会“事倍功半”。 当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低级错误,被罚抄还犯低级错误时,老师就生气了,先是训斥,然后摔笔记本,最后打他,打了一顿,没来由的更生气,歇斯底里地打了好几分钟…… 这次事件从“愤怒”到“歇斯底里”,老师仿佛进入了某种“自动程序”——点火、发射、爆炸、爆炸、爆炸、结束、困惑、悔恨…… 在处理这起“学习困难儿童”的案例时,老师的过程充满了“他自己”:“帮不上忙”“深度参与”…… 因此,他需要“了解个人困扰如何影响咨询过程”—— 或许老师还不了解“他内心的烦恼”或者“他内心深处的痛点”,所以他能感受到“督导”或者“心理咨询”中那些“爆点”背后是什么?当表现“不符合我的预期”时,我会“爆发”,当我说了三遍还是没有效果时,我会“着急”,当“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预期”时,我会“感到失控”,在“失控感”的背后是“恐惧感”。当一切都失控时,我会感到“烦躁、焦虑、愤怒”。那么这些“恐惧和愤怒”的根源在哪里?在我生命的早期,我什么时候感受到过类似的“恐惧和愤怒”?它们在我身体的哪个部位被压抑了?“学生的言行”是如何“触发”了我身体里的“情绪”,导致我“失控”,并把“情绪”“扔”到我的身体里?“倾泻”到学生身上…… 一次又一次,在“督导”中“意识到”自己,看到自己的个人烦恼对咨询过程的影响,你会逐渐减少“个人烦恼”对案件咨询和处理的影响,不会那么被迫地被卷入其中,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一位心理咨询不愿意见一位客户,在“督导”过程中,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感受:这位客户每次来,都会先说说自己最近“升职”的事情,业务成绩都听起来很牛逼,咨询师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吹嘘,听了心里很不舒服。 辅导员要对来访者有“无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接纳”,这样的“辅导关系”对来访者是有帮助的。 这位来访者一来,就想表现出自己很伟大、很强大,这是因为她在童年时期缺乏认可,所以很渴望得到认可,但咨询师在这次互动中感觉“不舒服”,所以选择了“充耳不闻”,或者说有些冷淡,稍微疏远对方。 在“督导”的过程中,心理咨询会“察觉”到这些“无意识”言行背后的深层含义。心理咨询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总是“自我夸赞”的人,而她自己总觉得自己被爸爸忽视了,而在与父亲的“博弈”中,自己“总是输”,而父亲才是“永远的赢家”。对孩子来说,那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无能感”,是“痛”。所以现在,面对总是“自我夸赞很出色的来访者”,咨询师内心遥远的童年时期的“无能感”就会被“勾起”,心里会不开心,隐隐约约会生气,表情和语气也会变得有些“冷淡”。此时此刻,很难“完全接受”这位“来访者”。 在“督导”的过程中,咨询师要在互动中“感知”一切,深刻地“看清”自己、“接受”自己,走过痛苦历程,提高个人心智化能力,减少“个人烦恼”对咨询的影响。 类似的场景还有无数。 所以,接受“监督”是成长很重要的一种方式。 银河集团 为此,我们计划成立一个由心理咨询、心理学学习者、教师、青少年工作者等组成的“银河团”——“业务督导团”(不是“家长班”)。 招募对象:心理咨询、心理学学习者、教师、青少年工作者 导师: 吴心妮 l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心理援助工作站(成都)主任 l 高级心理社工、督导员 l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咨询师 l 2013年度荣获中国心理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授予的“心理学普及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l 四川省青年委员、“四川青年之声”特聘专家、 l 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医学卓越认证中心(WMECC)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整体与自然医学协会(IHNMA)颁发的国际催眠师证书。 木木老师(李楠博士) l 毕业于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系; l 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分析)硕士,曾在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担任临床医生7年; l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 l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导师:李银河); l 北美心理学博士,持有北美心理学家执照;(导师:“积极纪律”和“鼓励辅导员”创始人Lynn Lott、Jane ); l 国际急诊医师; l 成都交通广播电台家庭教育节目《爱的教育》常驻嘉宾; 彭海猛 l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咨询师 l 全国优秀家庭教育指导员 l 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l 成都社区学院特聘专家 l 成都人民广播电台《爱的教育》常驻嘉宾 职业生涯规划师 时间:每周二上午9:30-11:30(2020年6、7、8月)(12次) 人数:8-10人 地点:宽窄巷子附近(近地铁站) 费用:6000元(12节课,每节2小时) 请长按以下图片二维码报名(图片为报名开始时间,活动6月中旬开始)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