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中学生抑郁情绪频发,如何预防和处理?时间:2024-06-30 12:14 有时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报道:一名中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而辍学;一名中学生因为向异性表白心意遭到拒绝而食欲大减、没有学习兴趣;一名中学生在与家人发生争执后采取极端行动。上述类似事件并非偶然,事件发生都有诱发因素作为导火索,是学生负面情绪的积累,最终导致抑郁低落、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如果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酿成悲剧。 抑郁是发生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其发展过程由轻度到重度:从抑郁到抑郁心境障碍,最后发展为抑郁。其特点是长期显著的情绪低落或抑郁,严重者这种状态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持续两周以上。抑郁的核心症状是(1)情绪低落:情绪低落的状态可以从失望、沮丧到悲观、无助,严重者会对生活感到无望,产生厌世情绪。(2)兴趣丧失: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逐渐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 中学生处于11、12岁至17、18岁的年龄段,生理生长、身体发育处于快速变化阶段,加之受到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一些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若得不到及时宣泄和疏导,就容易引发抑郁甚至抑郁障碍,严重者会发展为抑郁。 01 中学生抑郁的成因 1. 生理性早熟的诱发因素 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经济、科技的发展、不同文明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人类青春期到来得越来越早,青春期周期越来越短,导致每一代人都会经历性早熟。再加上媒体对青少年走向成年期的宣传诱导、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误导等因素,给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带来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的学生出现生理紊乱、神经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有的出现情绪紧张、焦虑,进而出现强迫症、神经症、病态人格、躁狂症等心理疾病,导致身心危机。 2.应试教育带来更大精神压力 当前,中学教育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面对学生由初中升高中、高考的现实,一些学校忽视孩子身心健康,无端取消各类课外活动,限制学生的兴趣爱好,导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3.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 良好科学的教养方式、和谐友善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十分重要。应尽量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对过分、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释、拒绝。过分听从孩子的意愿、溺爱孩子——“保姆式”教养方式或粗暴苛刻的教养方式——“专制式”教养方式,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使孩子在生活中感到无助,容易患上抑郁。 不良的家庭互动模式对个体的影响在儿童时期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成年期患抑郁的风险会增加。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期失去主要照顾者与抑郁高度相关。当今的高离婚率、留守儿童和祖父母抚养孩子是影响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榜样的作用,如果父母面对挫折抱有消极、退缩的态度,孩子也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去应对,个体容易出现抑郁。 4.个人性格因素 性格安静内向、敏感多疑、不爱与人开玩笑、不爱参加团体活动、容易看到事物负面一面、多愁善感、敏感脆弱、缺乏自信、很重视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学生,加上不善于或不愿表达内心感受,日积月累的压力和负面经历会将他们压垮。 02 中学生抑郁的心理调适 1.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 家庭和学校是儿童重要的生活环境,其提供的支持可以有效帮助个体应对压力、积极面对困难,克服心理障碍。 1.建立完善的学校支持体系 (一)学校应培育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树立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校园风气,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心理知识普及 学校应将教育与娱乐相结合,采取创新宣传形式,通过看视频、录音、微课、讲故事、玩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儿童构建健康心理基础与素养,提供应对负面情绪、情感冲突、校园欺凌和突发事件的方法,帮助儿童建立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学校应当设立心理咨询室 每个中学都应有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专门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专业的干预,帮助学生宣泄负面情绪,平复心情,调整行为方式,纠正不良的人际关系,正确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趋势。 (4)教师应具备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德、积极的职业素养、乐观热情,能够细心发现幼儿情绪、行为上的异常,及时干预、安抚,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慰藉,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幼儿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进行专业、系统的调整和治疗,化解危机。 2. 建立温暖有爱的家庭支持体系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应该学会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父母博大无私的爱给予孩子力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惑和阻碍,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力量,有效抑制或减缓焦虑、抑郁的发生。 当孩子难过时,父母要给孩子一个温柔的目光;当孩子退缩时,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目光;当孩子痛苦时,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目光,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支持与陪伴,体会到亲情是温暖的力量源泉。学会用微笑面对孩子,你对孩子笑,孩子也会回以微笑。教会孩子积极乐观,用平和的心情对待事物,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学会倾听孩子,给予孩子关心、肯定与尊重,关注孩子的情绪表达。这些与孩子相处的方式、教育理念与方法,会提高孩子的观察力与自信心,培养孩子形成爱心、自尊、自立、乐观的精神品质,进而提高孩子应对重要挑战的能力,学会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 孩子需要广阔的成长空间,这就需要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尊重和鼓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宽容带来的道德震撼有时比惩罚更强烈。父母的宽容,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成长空间,让孩子的心胸更加宽广。” 一个人的社会支持越强,他就越有资源帮助他应对来自外界的各种挑战。当学生感受到周围人的爱、支持和理解时,他们会产生心理安全感,增强自信心,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些积极的感受可以帮助中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避免抑郁的形成。 2.体育锻炼可以缓解抑郁症状 运动对于缓解紧张焦虑、调节心理状态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提高应对生活中压力和磨难以及情绪带来的伤害的能力。 参加运动,比如球类运动,可以通过对球的控制,快速提升你的控制感,有效克服生活中的无助感。抑郁学生缺乏专注力,容易胡思乱想。运动可以帮助你专注于控制自己的身体,可以避免想太多而导致抑郁。运动可以让你专注于当下。当你完成一个干净利落的投篮、一个优美的舞步、或者一次扣篮时,你会有非常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愉悦的心情可以弥补生活中几天的不愉快。 参加一些团队比赛,队员之间互相关心、安慰、鼓励,会让你有一种社区感、团队合作感、与他人的联系感。这种团队凝聚力会驱走一个人独处时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有助于对抑郁。经常运动的人抗挫折能力强,经常体验失败的滋味,这让他们对失败产生免疫力,从而提高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03 认知疗法缓解抑郁 患抑郁的学生,有时对事情的想法和看法会比较极端或绝对,非黑即白;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常常认为一切都和自己有关,自己应该对一切负责;只看事情的负面,而忽略了正面等等。如果孩子的抑郁比较严重,建议进行心理治疗——通过认知疗法进行干预。认知疗法就是运用心理咨询技术,让求助者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然后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问题,调整自己的认知,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改变自己的不恰当行为。 辅导员需要运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如辅导谈话技巧、聆听技巧、语义分析技巧等,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偏差,进而积极配合,学习如何宣泄负面情绪和抑郁情绪,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 通过心理咨询的调节机制,学生会合理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懂得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客观条件来设计自己的目标。当自己的能力不能满足设定的目标时,学会适当降低要求,调整目标,而不是强迫自己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可以积极客观地看待失败和成功,认识到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回归充满活力和挑战的生活。 中学阶段是每个人生命经历和情感体验最敏感、最丰富多彩的时期。让我们每个人,以不同的身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更多的爱、理解、包容和帮助吧!让爱与关怀像和煦的春风,驱散孩子们心中的乌云!像细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愿孩子们的一生充满金色的阳光! 关于本期嘉宾 周晓璐,专业硕士生,副教授。从事植物生理、室内花艺设计教学研究及实践应用设计。高职院校学科带头人。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哈尔滨市红十字心理学专家组成员,国际华人应用心理学研究会会员。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