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青春期孩子的生理、认知变化与心理特点及问题时间:2024-07-15 12:08 青少年在生理和认知方面经历三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青少年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主要表现在体貌形态的变化,身体机能的增强,性欲的发育成熟,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二: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第二次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思想和意识更多的指向内心的主观世界。 第三:思维能力的发展,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进一步由形式逻辑思维到以辩证逻辑思维为基础的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 这就导致青少年时期的烦恼和冲突增多,心理特点和表现也各有不同,甚至在过程中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但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孩子在心理整合过程中无论经历怎样的困惑和挫折,最终都会完成自我连续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我们先来谈谈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和情绪变化,探讨一下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一些帮助孩子的方法。 ? 1.青少年情绪和心理的特点 青少年的情绪表达充分体现了一半成熟、一半不成熟的矛盾特点。随着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拓展,他们的情绪感受和表达已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但仍然远不如成年人的情绪体验那么稳定,表现出明显的二重性。 1. 情绪表达的两极 1:激烈、暴力、温柔、细腻并存。 青少年的情绪有时是强烈而狂暴的,有人曾用“暴风雨”来形容这个时期个体的强烈情绪。同时,由于青少年积累了更多的阅历,他们逐渐克服了童年时期情感体验的单一性和粗糙性,情绪也日趋丰富细腻。所以你可以看到青少年在读完某些书后感到难过,也可以看到他们因某些人和事而激动不已。 2:情绪多变与固执并存。 情绪多变性是指情绪体验不够稳定,经常从一种情绪转变为另一种情绪。情绪固执性是指情绪体验的固执性,这是由青少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存在偏执性的特点决定的。比如很多青少年在遭遇几次挫折后就会彻底陷入无助、抑郁情绪中,很长时间无法摆脱。我们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帮助他们体验更多积累的情绪,摆脱负面情绪。 3:内向与表现力并存。 情绪的内向性,是指情绪表达的隐藏性。 情绪的表演性是指人们在表达情绪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带有表演的痕迹。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在特定的情境下,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隐藏在心里,不表达出来;也可以看到青少年为了从众或者其他原因,会给自己的情绪加上一种夸张、做作的表现色彩。 孩子的情绪永远和孩子的需求相连,通过分析孩子矛盾的情绪,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孩子、沟通孩子、帮助他们。 ? 2.情绪变化 一般认为个体要到25岁甚至更晚才能完成心理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的整合,达到心理稳定、平衡的状态。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巨大变化,心理整合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会出现暂时性的混乱,导致不能很好地接受自己,产生一些负面情绪。 1:烦恼突然增多。 进入青春期之后,很多新的问题相继出现,使得青少年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增添了不少烦恼。 (1)不知道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 青少年的外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迫切需要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但如何改变、以什么样的态度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爱,却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因此,他们总是在是独立自主还是随波逐流中挣扎。 (2)与父母的关系出现裂痕。 青少年越来越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一些愿望和要求也常常受到父母的阻挠和干涉,与父母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疏远。但同时,他们又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也希望与父母的关系能恢复到童年时的亲密,也想知道与父母关系不和谐到底是谁的错?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青春期的孩子,让他们矛盾、苦恼。 (3)不懂得如何在同侪中维护或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 同伴关系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如何获得同伴的认可、被他人喜欢、维持或确立自己的优越地位是这个阶段孩子重要的社会任务。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是很多孩子辍学、厌学的重要原因。在我们的实践中,大部分辍学的孩子都对自己与同伴的关系不满意,轻则被忽视、孤立,重则被欺负、打压,得不到同伴的情感支持。 ? 2.孤独 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把从青少年期到青年早期的年龄阶段称为“心理断奶”期。这个断奶期给青少年带来极大的焦虑,虽然他们在主观上有独立的要求和愿望,但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独立的生活。青少年在现实中存在许多内心的冲突和挫折,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很多问题,也不愿意向父母或他人寻求帮助,担心独立的人格受到损害,因此感到孤独。 另一方面,此时的青少年有亲密关系的需要,但相关的社会关系尚未建立,因此当陷入孤独感时,往往难以自拔。 ? 3. 镇压 抑郁症也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抑郁症是当需求和愿望得不到满足和实现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需求很多,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但很多需求因为很多原因而得不到满足:有时愿望本身不切实际,有时存在社交障碍或父母限制,有时是自身经验不足导致失败。因此,青少年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打击,但又有竞争的冲动。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他们常常会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当然,这个阶段的青少年也有很多积极情绪,比如憧憬,就是这个阶段典型的积极情绪。但总体来说,这个年龄段,情绪中的消极成分占了很大比重,家长和老师要给予细心的引导和帮助。 辍学、厌学的孩子显然这些负面情绪的程度更高,持续时间更长,他们找不到解决办法,或者认为找不到解决办法,于是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无法正常完成学业。 ? 3. 抵抗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常见的性格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意识和行为上倾向于拒绝一切外界力量。 一:叛逆心理产生的原因 第一:独立意识受到阻碍。 青少年有强烈的独立欲望,但父母却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还没来得及适应这种情况,仍然以过去那种溺爱的态度对待他们,导致他们产生叛逆行为。相信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经历过这种情况,感觉自己的好意被忽视了。 第二,自治权被忽视或阻碍。 青少年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也是第二个叛逆期。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期是在2岁左右。这第一个叛逆期,斗争的是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自己做决定,比如自己走路、吃饭、穿衣等。青春期,斗争的是思想的自主权。比如,如果父母不听青少年的意见,一味地把他们置于主从地位,那么孩子必然会叛逆。 第三:人格发展受到阻碍,也会引起青少年的反感。 独立、发展个性、追求优越感是孩子在同龄人中维持地位的心理需求,但他们常常受到成年人的阻碍,从而引发矛盾。 第四:成年人强迫青少年接受某些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往往会表现出抵抗。所以你总会发现,如果你告诉他们往西走,他们就会往东走,即使他们可能理智地知道你是对的,他们也永远不会接受。所以对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来说,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是最重要的。 每个青少年都有叛逆心理,但辍学、厌学的孩子更是将叛逆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前途。家长需要看到孩子真正的需要,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帮助、拯救孩子和家庭。 ? 2:叛逆心理的表现 儿童叛逆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态度强硬,行为粗鲁。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是一个突出的特征,这使得青少年对周围的各种刺激,包括别人对自己的态度,都表现得过于敏感和反应过度,对较弱的刺激也会反应强烈,常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因此,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某些外力的抵抗方式是暴风雨般的,在抵抗时态度强硬,行为粗暴,甚至完全不顾后果。 第二:冷漠、冷淡。 有些青少年的叛逆并不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而只存在于内心的意识中。这往往发生在性格内向的孩子身上,他们不直接顶撞、反抗,而是采取漠不关心、冷漠的态度,对对方的意见充耳不闻。这种叛逆的态度和情绪,并不容易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且比较顽固,更难以缓解和消除。甚至很多粗心大意、不太了解孩子的家长,也完全察觉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家长一直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事,那为什么还要辍学呢?就像上次成都一个高中生跳楼,他的父母还以为他是开开心心去上学一样。 第三:抵抗力的流动性。 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可迁移性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其反感时,往往会把这种反感和排斥转移到这个人的各个方面,甚至完全否定这个人。叛逆的这种可迁移性常常使青少年混淆是非,在情感因素的影响下,往往会排斥一些正确的事物,从而对其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我们看到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一个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不喜欢某个科目,甚至不喜欢这个学校,最后就没法上学了。我初中的时候,他坐在我旁边的书桌前。他数学很好,但是一次考试后,数学老师骂了他一顿。从此,他就不想学数学了,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但是英语老师很喜欢他,所以他的英语就变得很好。后来,数学成绩成了他参加高考最大的障碍。几十年后,他谈起自己的数学老师,心里还是满满的怨恨。 ? 2. 常见心理问题 正常与不正常是一个连续体,没有绝对的正常与绝对的不正常,不正常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状态被打破了。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快速动荡的时期,所以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发展。所以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发展中的问题,但也需要去理解、去认真对待。 青少年时期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变化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不力,青少年会产生迷茫、绝望、悲观等负面情绪,因而容易出现抑郁、焦虑、青少年精神分裂、自杀倾向等内在心理问题。 1:抑郁是一种情绪障碍 心境代表一种相对持久而稳定的情绪。心境障碍是一组以情感或心境变化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区别于正常心境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其时间性。在患病状态下,一个行为正常的人会在几周内,有时是几天内,突然陷入绝望、狂躁的状态。一旦发病,患者可能会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状态,但更多的时候症状持续存在,无法缓解,出现更为严重的情感障碍。心境障碍主要有三种类型:抑郁、双相情感障碍、情感恶劣障碍和循环性情感障碍。这里我们主要了解经常发生在旷课、讨厌学习的孩子身上的抑郁。 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经历过悲伤、沮丧、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抑郁本身并不足以确诊为心境障碍。相反,如果在遇到悲伤事件时没有感到抑郁,那可能就是有问题的。只要我们在遇到悲伤的生活事件后能尽快走出抑郁状态,生活没有过度困扰,就没有必要寻求干预。一般来说,当抑郁达到一定严重程度,严重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时,我们就说这是不正常的,需要治疗。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抑郁最常见的症状是悲伤、忧愁、焦虑、紧张、精力不足、兴趣丧失、注意力丧失、有缺陷和徒劳的想法。以下是抑郁症发作的十大特征表现: (1)情绪抑郁。几乎所有抑郁患者都报告有某种程度的不快乐,从轻度抑郁到极度无助。典型症状是几乎整天、几乎每天都情绪抑郁。 (2)对正常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缺乏乐趣。过去有趣的事情不再有趣。食物不再美味。性生活不再有趣。人们不再想和朋友聊天。他们甚至可能早上无法起床。 (3)食欲障碍。有些人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有些人食欲增加,体重增加。无论体重如何变化,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每次抑郁发作时都会出现这种变化。 (4)睡眠障碍。失眠也是抑郁的一个突出特征。最常见的症状是早醒,无法再入睡。有些人还会出现入睡困难或整夜醒来的情况。不过,和进食障碍一样,睡眠障碍有时也是由于睡眠过多引起的。这类患者每天的睡眠时间可以超过 15 小时。 (5)精神运动性改变,缓慢或激动。在缓慢性抑郁中,患者显得非常疲倦,姿势常常停滞不前,动作缓慢而谨慎,声音低沉而犹豫,回答问题前有长时间的停顿。激动性抑郁表现方式则完全相反,患者不断移动,不知道如何休息,不断书写,走来走去,不断呻吟。 (6)精力下降。抑郁患者的动力下降,往往伴随着精力水平的显著下降。即使他们什么都不做,他们仍然整天感到非常疲倦。 (7)无价值感和内疚感。患者常常认为自己一文不值,在智力、外貌、人气、能力等方面一无是处。这种无价值感常常伴随着深深的内疚感。抑郁患者似乎在拼命寻找自己做错事的证据。辍学、讨厌学习的孩子常常问父母:“我是个失败者吗?”这就是这种无价值感的表现。 (8)思考困难。抑郁患者总是犹豫不决,经常报告思考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脑力劳动越困难,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程度越高,他们就越难完成。 (9)死亡或自杀的想法。抑郁患者经常会想到自杀。他们总是说,如果他们死了,他们就会自由,对每个人都会更好。事实上,一些抑郁患者确实这样做,并最终选择自杀。 (10)抑郁发作的其他症状。抑郁患者还可能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这些症状与他们的情绪相一致,总是在抑郁一段时间后出现,在抑郁明显好转之前消失。辍学的孩子经常抱怨身体疼痛,比如头痛、胃痛。 ? 二十世纪初,估计全球有3.4亿人患有抑郁,在全球十大疾病中,抑郁排在第五位,当时专家估计到2020年会跃升至第二位。新冠疫情发生三年后,估计已经跃升至第二位。中科院院士陆林给出一个数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新增抑郁患者超过7000万,焦虑患者9000万,失眠问题患者数亿。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7%,欧美国家超过10%;焦虑症发病率约7%,在很多国家达到15%。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均增长了25%。 ? 2.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引起内心紧张的不愉快情绪,预感到某些不利的事情即将发生,难以应对。焦虑虽然是一种痛苦的经历,但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首先,它是一种关于危险的信号功能。其次,焦虑使个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兴奋,调动机体处于备战状态。第三,焦虑有助于个体学习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和策略,促进经验积累。因此,焦虑并不总是有害的,适度的焦虑甚至是有益的。只有当焦虑过度,焦虑没有明确的原因或只有微弱的原因时,才被认为是病理性的。因此,焦虑症是指以过度和无理的担忧为主要症状的一类心理障碍。它包括恐怖症、惊恐症、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主要类型。 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辍学、讨厌学习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社交恐惧症和特定情境恐惧症。在强迫症方面,既有强迫行为,也有强迫观念。其他孩子还可能表现出恐慌症、广泛性焦虑症和神经衰弱。少数在学校受到欺凌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总之,焦虑症是求助中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多样化的。 ? 焦虑症具有以下特点: (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的基本内心体验是恐惧,如精神紧张、不安,甚至极度惊恐、恐惧。患者的症状自我意识良好,社会功能没有太大受损,但症状对其心理功能有阻碍作用。 (2) 这种情绪是不快乐和痛苦的,并且可能涉及即将死亡或即将崩溃的感觉。 (3)这种情绪面向未来,意味着某种危险或威胁即将发生。 (4)没有实际的威胁或危险。以合理的标准衡量,引发焦虑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 (5)在焦虑体验的同时,还会出现身体不适、精神运动不安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但这种感觉是真实的,尤其是在辍学、讨厌学习的孩子身上。孩子们总是说自己这儿疼那儿疼,但检查时却找不到什么。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 (6)焦虑症的病因通常与负面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不健康的品质和人格特质往往构成疾病的基础,因此焦虑症的治疗也多从这个方面入手,认知行为疗法对焦虑、抑郁有较好的疗效。 ? 3:青少年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从15岁开始明显增高,在成年早期达到高峰。但此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这种遗传因素之所以只在青少年时期起作用,是由青少年个体特殊的身心特点决定的。这个年龄段的个体最容易感到抑郁、沮丧和焦虑,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青少年期精神分裂症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患者常有性方面妄想,这与青少年期性功能的快速发育密切相关。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更多需要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只在恢复期起到一定的作用。 ? 4:自杀倾向 儿童期之前,自杀倾向和行为极其少见,而从青少年期到成年早期,自杀倾向和行为往往会急剧上升。这和青春期儿童的负面情绪有关。患有严重抑郁和焦虑的儿童在持续的不良情绪下,有自杀的风险。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15-19岁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是继事故、癌症、其他疾病和他杀之后的第五大死因。中国研究人员认为,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也是15-34岁人群最重要的死因。 ? 当然,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综合作用,还可能出现各种其他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我们这里着重讨论的是一些经常与我们辍学、厌学的孩子有关的心理问题,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积极帮助治疗。随着孩子的成长,青春期的很多问题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得到解决,即使是一些看似严重的问题,只要积极应对,配合良好的心理治疗方法,加上负责任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师,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最终会度过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会得到实现,并建立起协调的自我认同。 ? 郭先生 ? 李玲老师 要想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 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