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心理咨询|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避免创伤复制给下一代?时间:2024-08-31 12:06 您是否知道您所有未愈合的创伤都会在您的孩子身上重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并且都会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如果我们不能发现并纠正这些未愈合的创伤,它们就会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蒂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当我们学会了一些疗愈知识之后,很容易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原生家庭”,认为都是父母的错,都是父母造成的。然而,指责和抱怨永远都不能解决问题。 而现在,作为父母的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现在是你们孩子的原生家庭! 你在重建一种文化,为你的孩子树立榜样。不要继续做过去错误的事情;传承过去的好经验。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你的原生家庭影响你的性格和亲密关系 我们一生中有两个家庭。一个是我们长大的家庭,有父母,也许还有兄弟姐妹。另一个是我们长大、结婚并建立自己家庭的家庭。我们将第一个家庭视为父母的家庭。这被称为原生家庭。 你不记得的事情对你的影响更大 您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中记得的事情和不记得的事情,哪一个对您的影响更大? 我们不记得的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人就好比一台运转良好的计算机,我们平时看到的计算机界面都是我们需要看到的界面,但决定这些界面呈现方式的程序却隐藏在计算机编写的程序里。 我们的言行举止深受某种无形程序的驱使。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不自觉学到的行为,有时也会做出相反的事情。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规则 比如一对新婚夫妇,妻子坚持要从底部挤牙膏,丈夫却从中间挤,把牙膏都挤出来了。妻子会说牙膏要从底部挤,丈夫会说:“你的牙膏要从底部挤,你的也要从底部挤。本来就不一样。” 不同家庭,不同习惯 举个例子:一对新婚夫妇,彼此十分恩爱。妻子出身于家教严格、亲密度较高的家庭,过年那天妻子陪丈夫回家,吃完年夜饭,丈夫家一家人就散了,有的看电视,有的玩耍,没有人主动去迎接新儿媳。 新娘独自坐在餐桌前,面对满桌的杯盘,心里很难受,哭了起来,丈夫则百思不得其解。 丈夫回到妻子家,正是大年初一,一家人早早起来煮饺子,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候父母的新福,可是新女婿还在床上睡觉,妻子赶紧把他叫下来——妻子感到无比的羞辱和伤害,丈夫却还是觉得不解。 但其实他们彼此都很相爱,只是家庭模式不同,所以学到的东西也不同。 所以,当你感觉不到被爱时,并不代表爱不在身边。也许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不同;同样,当你感到受伤时,并不代表别人故意要伤害你。 童年时期的一些非常强烈和痛苦的经历常常会导致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影响其生活的重大决定。 比如一个非常漂亮、品学兼优的女孩,找对象总是找一个比自己差很多的男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她很难强迫自己分手。 原来,她六岁时父母离异,母亲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打几份工,一天晚上,母亲还在上班,她一个人回到家,看见一片漆黑的房间,冰箱里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这种孤独和难过的感觉让她刻骨铭心,从此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再也不被抛弃。所以在找对象的时候,她不敢找一个和自己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这些潜意识中产生的“无形的内心誓言”,往往会对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个改变人生的决定不一定是坏决定。它在你人生的某个阶段保护了你、帮助了你。但后来,当你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过去保护你的行为在新的环境中就变成了一种障碍。 当一对夫妻内心的誓言完全相反时,就会引起很多问题。 也就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心理情结”。 夫妻关系就像两个恋人在完全黑暗的房间里跳着高难度的探戈,要想共同谱写出人生最美的舞蹈,就要学会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原生家庭在黑暗的潜意识里点亮一盏爱的灯。 理解重复性强迫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与某些特定的人产生爱或恨的关系,并在与他们的深层情感互动中下意识地获得第二次机会,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 治愈过去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满足童年时期对自己特别重要但未被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 值得思考的问题 您对哪些方面特别情感? 从童年开始你经常会出现哪些负面情绪? 从童年开始你最需要但尚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有哪些? 您的“内心誓言”是什么?或者对您一生的决定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历是什么?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的心理情绪负责。 你无法阻止风的吹拂,但你可以调整船帆,让你的船驶向目的地。最没有影响力的人往往是那些绝对拒绝受他人影响的人。 别把原生家庭当成不成长、不改变的借口,因为你的幸福和快乐,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你不需要为过去原生家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负责,但是从今天开始,你要为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请记住:你们现在是你们孩子的原生家庭!你们正在重建一种文化。不要继续过去的错误,要传承过去的美好经验。 什么样的家庭最适合孩子成长? 父亲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爱他的母亲; 母亲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和尊重孩子的父亲。你们可以在一起或分开,但你们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爱的最深层次!孩子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定孩子的父母一方,就等于无意识地否定了孩子的另一半。 但夫妻生活在一起已经不容易,更何况是期望每一对夫妻白头偕老呢?所以离婚很常见。关键是当夫妻分开时,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我们该如何了解孩子的深层心理?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当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吃饱穿暖之后,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爱与归属感,这些就像是心灵的食粮,如果得不到,人就会感到空虚、压抑。 孩子心中最大的渴望,是对父母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超越一切欲望。那么,孩子如何与父母建立联系呢? 正如前面提到的,和你的父母做同样的事情。 只有做同样的事情,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是在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要。 因此,孩子们会不在乎自己在做什么,有时甚至不在乎是否违法,因为有强烈的心理需求,就像他们饿了的时候,只想吃饱一样,甚至会冒险去偷食物。 所以,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就是他必须和父母双方都有联系,他的归属感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如果孩子与父母一方缺乏联结,孩子会感到空虚和遗憾。最让孩子无法忍受的是父母一方否定或排斥另一方。这就像自己一半否定另一半。必然的结果就是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比如,如果母亲经常说父亲不好,不认可父亲,孩子为了与父亲建立联系,就会采取强势的方式,即做与父亲相同的事情或发生与父亲相同的事情。 但因为这不被母亲允许,孩子表面上会听母亲的话,私下里却会像父亲一样,甚至在不自觉中下意识地追随父亲的命运,当我们否定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我们在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个懒惰又不负责任的人,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爱钱,以后你别像她一样! 你妈妈很爱唠叨,以后你别再像她那样唠叨了! 你的母亲不关心家庭,你千万不要成为像她那样的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表现出以下行为:懒惰、不负责任、痴迷金钱、唠叨、忽视家庭。为什么呢? 因为他有强烈的与父母联结的需求,但是关于父母的信息全都是负面的,所以他当然只能联结这些信息,做出同样的行为,来满足与父母联结的归属感。 有人说了,我只是记在心里,没有说出来? 别自欺欺人,孩子是极其敏感的,即使你表面上不说,但心里有这个信息,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孩子一定会感觉到的。 当一对夫妇因为对方的行为而否认另一方父母的角色时,孩子就会采取与被排除的父母相同的行为模式。 简单来说: 你越不尊重某人,你的孩子就越会变得像那个人。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既然与父母建立联系是孩子自然的心理需求,我们就应该提供更多积极的信息,满足孩子与父母建立联系的需求。 你真了不起,我的孩子。你和你爸爸一样聪明! 你和你的父亲一样忠诚! 你和你爸爸一样受欢迎! 你和你父亲一样孝顺! 你和你的妈妈一样仁慈! 你和你的妈妈一样慈爱! 你和你妈妈一样热爱学习! 你跟你妈妈一样努力! 不只是表扬孩子,关键是要表扬孩子“像爸爸”或“像妈妈”。这样,孩子就会向积极的方向与父母建立联系,他对归属感的渴望就会得到满足。尊重你的伴侣作为父母,允许你的孩子与你的伴侣建立联系: 如果你能像你爸爸一样我会很高兴。 如果你能像你妈妈一样我会很高兴。 当孩子的联系愿望得到允许时,他们就不会那么强烈地想要偷偷地与那些被拒绝的缺点建立联系。 尤其是离异的父母如果能做到这点,孩子一定会成长得很好。他们会明白大人有时也会吵架,夫妻有时也会分开,但都能互相承认对方的立场,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榜样,也是莫大的幸福。 所以,请切记不要因为伴侣的行为而否认他/她作为孩子父母的身份,因为事实并不会因为隐瞒而改变。否认或隐瞒只会导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否定。 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幸福快乐,拥有健康和谐的关系,共同创造快乐和谐的环境养育优秀的孩子! 适合您的资源 如果您面临以下问题: 情感困扰 - 如果我和伴侣吵架,而他/她回避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办?我们之间还有未来吗?我应该继续还是分手?如何处理三角关系? 自我成长——容易受到Pua影响,自我怀疑,过度取悦,情感敏感等问题。 家庭挑战——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婚姻矛盾、亲子关系矛盾等。 负面情绪——处理婚姻压力和恐惧、抑郁和无目的感,以及如何调节人际关系中的过度敏感。 职业学业压力——应对考试压力,面临迷茫,是考研还是找工作,下一步该怎么做等。 静炜老师第十九期《归属·爱·自我探索冰山对话营》 让我们一起看见自己、探索自己;让我们一起冲破阻碍、找到归属;让我们一起连接渴望,重新绽放活力! 咨询及课程报名请扫描二维码联系【家和爱霍然】: 主办方 西安嘉和爱心理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新智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