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新闻动态 >> 成都心理咨询|周宗奎、刘勤学: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
详细内容

成都心理咨询|周宗奎、刘勤学:互联网对人类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

时间:2024-08-30 12:06     作者:成都心理咨询   阅读

周宗奎

青少年 网络心理学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刘勤学青少年教育部网络心理学与行为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网络心理学领域的多个相关项目。

作为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互联网正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行为方式。

正如我们了解石器、青铜工具、印刷机和蒸汽机的作用一样,需要极大的想象力和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完全理解这种高科技工具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四十年前,人们被人际距离的“六度分离”所震惊,但现在,网络连接大数据产生的“三度影响力”假说揭示了一个“更大的网络,更小的世界”。当无处不在的心理学遇到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都获得了关于行为重建的新视角。

1. 互联网:作为心理和行为存在的“第三空间”

在讨论人类文明的动态时,使用工具对人类进化的作用一直是哲学家和进化论研究人员最重要的主题。互联网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最有前途的工具,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人类工具的意义和价值。

它不仅全面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际互动和群体行为的组织方式。

互联网已经全面超越了人类的传统工具,表现在它的共享性、智能性和渗透性。

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个人思想和集体智慧的交流和分享;

互联网对人类行为和效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它可以部分替代人类完成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功能。

互联网在人类行为中如此普遍的原因在于,它的功能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当代法国哲学家伯纳德 ·斯蒂格勒在他的名著《技术与时间》中,从技术进化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假设:“在物理学的无机物和生物学的有机物之间,存在着第三种类型的存在,即属于技术对象范畴的有机无机物。这些有机无机物通过一种独特的动力运行,这与物理和生物动力有关,但不能简化为两者的“总和”或“乘积”。”。

在我们看来,互联网就是这样一种“第三种存在”。

互联网首先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但其配套的控制软件和信息内容的生成和运行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系统,它有自己的动态进化机制。所谓“赛博空间”,就是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第三空间”。

心理学深入互联网,探索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在这个第三空间的存在和演变。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心理学正处于快速构想和形成的过程中,必将成为心理科学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领域。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空间从文本环境转变为多媒体环境,从人机交互转变为社交交互,使其成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在第三空间新的社会和心理环境中,必然会衍生出反映人类行为和内在体验的新规律,包括相关的生理反应、行为表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终端的普及和网络覆盖带来了时间和空间的便利,人们很容易在心理深处将网络空间视为自己思想和人格的延伸。

借助线上互动的放大效应,人们甚至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很容易地与他人的想法联系起来,甚至混合、重构为一体。

个体思想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智慧的交汇正在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新的存在和表现,同时也在改写人类思想史。

这人类

生产和生活的许多领域发生的人类行为模式的变化也将是持续的。根据人类行为规律来探索这种变化及其影响,就像 Web 本身一样令人兴奋和具有挑战性。

2. 网络空间的心理特征:行为重构的基础

对于个体的心理活动而言,赛博空间的心理特征体现在基本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人际特征和自我特征上,分别对应着赛博空间的超越性、异步性、匿名性和抑制性。

从人类行为的属性来看,这四个特征也是网络与人结合带来的人类行为的新属性,是传统环境和空间所不具备的。这些新功能是重新审视和分析在线环境中人类行为结构的基础。

l 跨越式

网络跨度体现在空间距离的跨度上,空间距离因素对网络空间行为的影响大大减弱。

网络中多媒体的便捷交付使人们能够跨越地理空间障碍和物理障碍进行交互和连接,包括信息共享和交换、商品交易和情感连接。

一方面,这种便利扩大了个人生活的广度,有可能获得以前无法通过互联网获得的商品、信息或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个人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定位,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事情,使自我认知的影响更大。因此,跨越式让个体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划分,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扩大了个体的心理空间和行为范围。

成都网络成瘾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正规机构_成都心理咨询成瘾网络有限公司

l 异步性

在现实中,人际交往和互动基本上是同步的。但 Web 的一大优点是它通过电子邮件、论坛、个人资料、博客甚至即时通讯工具提供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虽然部分不合时宜,但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控制权。基于此特性,个人可以随时终止或开始通信;

同时,也给了个体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选择如何应对,而不必担心因恐慌而犯错的可能性,造成人际伤害。异步性允许个人同时进行多次社交,在交流中感受到更多的控制和自主性。

更重要的是,异步性基于网络化存储技术,可以形成各种形式的大数据的海量人群智能。从心理上讲,个体可以随时面对群体智慧的存在,提取信息或贡献自己的创作。

异步性改变了个体与人类智力活动之间的关系,这对人类智能的进化发展和文明活动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l 匿名

匿名是指个体在网络空间中隐藏个人特征的能力,包括性别和身份信息、身体特征甚至性格倾向,这反映了人际互动的一种新的行为特征。

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中随意改变自己的个人特征,也可以控制自己的性格信息何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泄露。互联网的匿名性对处于自我认同发展期的青少年特别有吸引力,这使得青少年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我认同实验,有利于对自身自我身份的探索和获取。

同时,对于现实中受外在特征限制的人,可以有选择地呈现这样的特质,从而促进关系的建立。

l 去抑制

根据研究,抑制可以定义为一种受到自我意识、对社会影响的认识和对公众认知的恐惧所限制的行为。

根据这个定义,去抑制可以被描述为这些因素的缺乏;或者从相反的角度来看,去抑制可以被看作是公众意识的弱化,这将导致对他人感知的关注降低。匿名技术和在线环境中的行为将带来“去抑制效应”。

这种特征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两个方向:首先,人们可能会用它来表达不愉快的行为或情绪,通常是虐待或网络欺凌;

另一种情况是,它可能允许人们诚实并对某些无法在面对面交流中讨论的个人问题持开放态度。

由于去抑制的影响,个体可能会在网上发表奇怪而独特的言论,呈现更多不寻常的外表,分享独特的见解或经验,甚至分享自己的生活。

这种在互联网上的“曝光”和“秀”已经成为网络行为的一个特点。

以上四个网络空间的心理特征可以作为描述网络行为的基本维度。

当一个行为被放置在这个属性系统中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网络中行为的特点和差异,更深入地理解网络中行为的相互联系。

3. 网络心理学的类型与行为研究:行为研究系统的重构

梅森将心理学的互联网研究分为三类:

(1) 转型研究,是指将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应用于互联网,例如在线调查;

(2) 现象学研究,是指由网络驱动或基于互联网的行为,例如网络欺凌;

(3) 新兴研究,是指使用新方法研究现有主题,例如谣言。

这种分类清楚地表明了互联网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尤其是方法论价值。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互联网与心理学研究的关系,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基于网络的研究、网络衍生的研究和网络整合的研究。

这种分类实际上是基于互联网对人类行为范畴的重构。“基于网络的研究”是指利用互联网作为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工具和方法,以及作为收集数据和测试模型的平台,例如进行在线调查和在线评估。

“互联网衍生研究”是指将互联网视为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因素的观点,从传统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互联网使用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网络是人类行为进化过程中一个新的影响因素,它可以从各个方面影响人类行为,从基本的文字处理机制到群体智能的无限可能性,网络正在改变人类行为进化的过程。对网络起源的研究,恰恰是为了探索这个网络改变行为的机制。

“网络整合研究”是指将互联网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能够存储和展示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并探索个人和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独特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及网络内外心理与行为的互动人际关系。

这三种类型的研究从不同的起点和行为层面重构了网络和行为。这样的行为重构研究体系有助于更系统、更深入地探索互联网时代行为的不同属性和特征。

4. 发展网络心理学:行为重建的现场实践

网络心理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心理学领域或心理学分支。

1984 年,《生命:与人类》出版,这可以说是第一部系统讨论计算机技术和人际关系的学术著作。此后,一系列研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研究方法,并将研究领域从教育心理学、信息处理扩展到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1985 年,《in Human》杂志创刊,开始发表与计算机、网络和人类行为相关的研究论文,这标志着网络心理学在学术界的重要性和认可。

如今,20 多家学术期刊每年发表数千篇关于在线心理学和行为的论文,其影响力越来越大。

Yan 和 Zheng 以个体生命发展的各个阶段作为网络心理学发展的比喻,认为当前的网络心理学处于“青少年”阶段。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个领域在“童年”这 20 年中发展了基础知识和方法论基础,具备了从童年过渡到青少年的基本能力;但另一方面,它在智力上尚未完全成熟,尚未被广泛认可为独立的学科分支,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成都网络成瘾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正规机构_成都心理咨询成瘾网络有限公司

在网络心理学的所有研究课题中,有一些研究课题受到了研究人员和公众的特别关注,包括:

(1)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导致的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新的问题行为因其在年轻一代中的高发率和独特发生机制的可能性而受到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关注。

(2)在线社交、网络游戏、网络交易、网络色情等流行的网络功能使用行为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行为,从其行为特征到对个人的影响,由于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巨大的市场收入、产业链以及潜在的高风险成瘾倾向。

(3)网络情境下的教与学不仅拓展了传统的教学互动,也发展了多种新的在线学习方法,那么网络中教与学过程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线教与学的效果,以及哪些因素可能促进学习,都引起了研究人员和教学实践者的兴趣。

(4) 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拓展心理学服务社会的现有功能,包括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利用传统心理咨询造福更多人,以及如何将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的效果。

中国的网络心理学研究起步较晚。2011年,中国教育部首个网络心理学与行为青少年重点实验室在华中师范大学通过示范成立。中国心理学会正式成立了“网络心理学分会”。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已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分支。

5. 网络心理学的挑战和机遇

这两个需求使网络心理学研究充满活力。

一方面,现有的心理科学知识在应用于网络环境时需要经过检验和转化,传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可以得到加强和改进。

另一方面,人们的在线行为表现出一些不同于真实行为的新现象,需要提出新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来解释,并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需要与传统心理学深度融合

网络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是网络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挑战。一方面,可以将传统心理学的许多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范式移植到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中,为网络心理学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课题和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研究课题在网络中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意义。

在相应研究变量的测量以及对个体发展和适应的影响方面也存在差异。以网络欺凌为例,传统的欺凌具有明显的欺凌弱者特征,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存在于特定的物理空间内,这一点比较明显。网络欺凌与被欺凌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模糊,被欺凌者可能不知道欺凌者是谁,一个被欺凌者甚至可能被成百上千的人欺负。

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广泛传播,网络欺凌的影响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被欺凌者及其家人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研究变量的测量、数据的收集、变量的特征和影响以及网络中相应变量的独特意义和价值都值得认真探索和考虑。根据现有的网络心理学研究主题、文献和方法,网络心理学研究与传统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进一步探讨。

首先,网络的心理变量是否具有独特的“网络”属性和特征。

其次,网络心理变量与传统心理变量有什么关系

。第三,在线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测量是否可靠可信。

最后,网络心理变量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是否有可能在传统的心理学变量和研究主题之外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网络中的独特研究主题?

总之,在厘清网络心理主题和变量的核心内涵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网络的独特魅力和潜在特征及其影响力。

l 网络技术和行为者双重发展带来的行为复杂性和方法论挑战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不同年龄段的个人和群体也在成长中呈现出变化和差异。

互联网在全面改变当代人生活的同时,也正在塑造或改变年轻一代作为环境空间的成长。从出生开始并随着个人的成长而使用互联网的群体称为“数字原住民”,而在某个阶段长大并使用互联网的群体称为“数字移民”。

在这样的环境中,行为塑造的程度和模式会因不同的群体而异。因此,随着网络的变化,探讨人们在网络中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网络本身的演变对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之前,个体可能会在互联网新的“虚拟”平台上构建不同的自我,个体线上线下社交圈的重叠度并不大,这也为个体在线身份和个性的探索和提升提供了便利。

然而,随着互联网逐年渗透,线上与线下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线上交流可能只是他们线下交流的延伸和延伸,个体可能不再寻求在互联网中建立和塑造与线下不同的个性和身份。

因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的自我呈现和个性表达具有线上和线下的统一性。

互联网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从 60 年代到 “00 年代” 不同世代对网民的影响也不同。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人的发展是通过文化提供的工具实现的。不同的同龄人受到各自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对网络技术作为工具的依赖和使用存在明显差异。

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在线社交圈逐渐缩小,老年人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数量明显少于年轻人;同时,老年人社交网站上的绝大多数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而年轻人社交网站上有相当一部分朋友是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

比较不同同龄人使用互联网的差异及其对他们发展和生活适应的影响是互联网心理学领域亟待解决的话题。

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在某种程度上,早期研究的一些发现(例如,10 年前)可能不适合今天的研究,甚至可能与当前研究的结论截然相反。以使用社交网站为例,早期用户可能已经使用社交网站构建了很多新的人际关系,但总的来说,社交网站的朋友并不多,个人也不会因为投入社交网站而忽视线下社交互动。

因此,使用社交网站可以减少孤独感并提高幸福感。

成都网络成瘾心理咨询_成都心理咨询成瘾网络有限公司_成都心理咨询正规机构

然而,随着社交网站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人在使用社交网站时可能会变得更加被动,并且由于在线社交互动忽视了线下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因此使用社交网站可能会降低个人幸福感。

因此,我们不应该盲目迷信早期研究的结论,我们应该谨慎对待当前研究的结论是否可以推广到几年后。这是网络心理学面临的知识生命周期的主要挑战之一。网络心理学领域中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也可以从网络技术本身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

l 网络心理学的发展面临研究伦理的挑战

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是基于人类受试者的,研究的伦理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网络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是该领域的一个主要挑战。

一方面,网络平台的环境和实验控制较低,参与者的身份更难识别,这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另一方面,网络空间逐渐成为维持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超越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的第五维国家安全领域。

如何在不影响网络文化和网络信息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分析和研究,也是网络心理学面临的道德挑战。

与此同时,大数据已成为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信息科学相关领域的流行语。由于大数据与个人行为密切相关,也发展到了与公民隐私保护需求发生冲突的阶段。

在大数据与隐私的博弈中,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问题和经验并采取预防措施,在平衡大数据发展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防患于难。

作为研究人员,虽然获得的数据仅用于研究,但显然不仅仅是用于研究的绿色通行证。

网络大数据的复杂性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哪些数据可以开放共享,哪些数据不能用于研究,需要有明确的规范和管理方法。

l 信息和网络技术为网络心理学研究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应用程序敏感地反映了新兴技术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们不断形成新的心理和行为表达形式。大数据和智能手机正在成为影响网络心理学研究未来的两个最大工具。

大数据的存在使得心理学能够减少对实体样本数据的依赖,并更客观地呈现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甚至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取和组织现有的结果。

智能手机的传感功能可以检测周围环境(噪音、光线、周围的其他人),记录个人在线和离线的行为,并提供及时的自动调整。这平衡了网络大数据的偏差,并实现了对评估流动性的期望。

从个体行为的连续性和群体行为的大规模属性研究来看,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心理学和整个社会科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l 网络心理学的瓶颈与创新

纵观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存在明显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研究主题很窄。

在国际网络行为研究领域,它几乎占据了网络心理学领域的一半。

对于中国来说,网络成瘾一直是网络心理学领域最活跃、最多产的话题。

对这些领域的广泛关注,部分说明了他们自身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广泛深入的研究并没有错,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空间还很大。

然而,网络心理学领域研究题材的多样性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发展。

其次,价值取向相对简单。

大量的研究者主要关注网络媒体对青少年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网络欺凌等),很少有研究探讨互联网的积极价值和意义。

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后遗症。研究人员应该从更客观的角度探索网络的两端。

最后,随着互联网和计算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更新研究的速度相对较慢,目前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虽然这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但也对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心理学的研究者应该关注当前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和话题,以及未来几年可能变得更加突出的话题或媒体平台,并尝试实现“意识与技术的共同进化”。

当然,更高的要求是,网络心理学的研究人员能够尽可能地从互联网的发展中提取出一些不变或变化较小的元素,并探索这些元素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个人思想和集体智慧的交流和分享上。互联网对人类行为和效能产生影响的根本基础在于其智能属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网络将进一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这些方面是网络心理学创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应进一步关注网络中集体智能的形成机制、网络资源共享的心理动机、网络经济行为的数学模型、网络搜索关键词和个性表达、网络智能与人类智力发展。

结论

网络心理学和行为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这不仅需要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参与,还需要信息科学、网络技术和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参与。在早期阶段,心理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互联网的心理和行为。

网络心理学的未来需要依赖于不同学科的协作创新。心理学家应该看到来自不同学科的观点和方法对网络心理学研究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要了解和规范人们的在线心理和行为,仅仅依靠传统心理学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很容易产生误导。

为了探索网络心理学与行为领域的新概念和新理论,心理学和相关领域的学者合作、深度融合,开展网络心理学研究,有利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学。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seo seo